基于风特性和风力机动态特性耦合的检测反馈控制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yaa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力发电,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不仅可以利用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代替常规能源来缓解能源危机,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可给社会带来直接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本课题来源于兰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大型风力机组检测及监测反馈控制装置(项目编号:2008-1-16)”。本文阐述了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关于变桨和偏航的基本理论,针对风速、风向随机变化的特性建立了风速数学模型;通过对风力机柔性传动系统建模,并对风力机组基于风特性和风力机动态特性联合的开环系统进行仿真,得出风力机组的检测反馈控制系统对实现风特性和风力机动态特性耦合、充分发挥风力机性能、提高风力机运行效率的重要性。当风速和风向变化时,风特性和风力机动态特性原本保持的耦合关系被破坏,这时控制器通过输出反馈信号的大小有选择的调节桨叶节距角(变桨控制)或偏航角度(偏航控制),使风力机的输出功率或转速始终保持在耦合范围内,以达到风特性和风力机动态特性的耦合关系。基于风特性和风力机动态特性耦合关系,提出风力机在风速高于额定风速时的变桨距控制。当高于额定风速时,若风轮的输出功率和转速恒定,则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的扭矩和转速也恒定,即能达到输出功率的恒定。针对风力机模型的非线性提出精确反馈线性化的方法,设计非线性最优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里搭建仿真模型,通过输出仿真结果分析,验证所设计的非线性最优控制器能使风特性和风力机动态特性达到耦合关系。对于风力机的偏航,分为低风速时正对风向偏航和高风速时偏离风向偏航,着重研究低风速时基于模糊和PID的分段复合控制,设计模糊—PID分段控制器。当检测到反馈偏差大于一阈值时采用模糊控制,充分利用模糊控制动态性能好的优点,减小超调;当小于一阈值时采用PID控制减小系统稳态误差,通过仿真验证所设计控制器能使风和风力机动态特性达到耦合关系。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机械传动领域对蜗杆传动提出的高精度、高效率、高精度寿命的要求,王进戈教授对各种蜗杆传动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后,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侧隙蜗杆传动形式——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本文以这种新型传动的一种特例——无侧隙双滚柱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设计与制造为研究对象,对其啮合理论、几何参数设计、结构设计、三维实体建模、有限元分析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依据微分几何和空间齿轮啮合原理,运用运动学法
在机器人本体中添加重力平衡机构能够有效地减少关节电机的负载,提升机器人系统性能。本文以串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依据被动重力平衡原理提出串联机器人纯弹簧机构重力平衡方
掺合料是高性能水泥基材料不可缺少的组分,不仅可以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性能,而且还能变废为宝加强工业废渣的利用。虽然在混凝土中各组分结合良好的情况下,掺合料对混凝土有着
龙门起重机的动力学相关文献虽然已经很多。但是,对于柔性悬挂与整机结构的耦合动力响应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地解决,特别是在起重机起升工况以及大小车水平运行制动工况下,柔性悬挂的动力学特性及其对整机动态响应的影响值得继续探讨,这对目前的起重机设计具有借鉴意义。论文以某型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动力学、数值分析以及有限元法等理论、借助ANSYS和MATLAB软件,分别采用振动系统理论分析和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