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附加疑问句结构简单但是功能复杂。附加疑问句的这个特点可能正是吸引众多学者在这个领域进行研究的原因所在。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从句法、语义、或者语用角度分别对附加疑问句展开研究。也有些学者采用多重视角,把句法、语义、语用相结合来探讨附加疑问句。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有两个问题没有得到充分阐释。第一,当学者们在探讨附加疑问句所表达的意义时,他们往往是从附加疑问句这一形式出发,探讨这种形式所能表达的意义。作为一种疑问句,附加疑问句通常是用来向听者寻求信息。此外,以往的研究表明,附加疑问句所表达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它还可以用来表达给予听者物品和服务;向听者索取物品和服务;或者给予听者信息这些意义。用韩礼德的理论来说,除了表示提问外,附加疑问句还可以用来表示提供、命令和陈述。当附加疑问句用来表示“提问”之外的其他三种意义时,所表达的意义和所使用的形式之间产生了隐喻关系。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很少关注这种隐喻关系,他们也不会探讨当附加疑问句以隐喻的方式表达“提问”以外的意义时,附加疑问句传达了哪些意义。第二,当学者们提到以“我认为”这样的主句开头的附加疑问句时,他们很少解释附加部分的限定性动词和附加部分的主语是如何确定的。此外,当学者们遇到以“我不认为”这样的主句开头的附加疑问句时,他们并没有给出足够充分的解释来说明附加部分的极性是如何确定的。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试图从人际隐喻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问题。韩礼德的人际隐喻理论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以上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和语气隐喻密切相关;而第二个问题涉及到用独立的主句表达情态意义的隐喻,以及极性特征向主句转移的隐喻过程,也就是说,第二个问题和情态隐喻紧密相关。通过相关例句的分析表明:当附加疑问句用来表达提供、命令和陈述这些意义时,附加疑问句所表达的意义既包括这些以隐喻方式被表达的意义,也包括附加疑问句通常所表达的“提问”的意义。此外,通过分析,作者也试图找出了在那些以“我认为”这样的主句开头的附加疑问句中,选择确定附加部分的限定性动词和附加部分的主语所依据的理由;以及在以类似于“我不认为”这样的主句开头的附加疑问句中,选择确定附加部分的极性特征的理由所在。这些选择主要都和情态意义的隐喻表达相关,也就是用一个独立的主句来表达情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