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公共性失衡及平衡路径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w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政府网在2015年7月发布了《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同时中央政府成立了联合工作组,要求行业协会在2018年底前完成脱钩任务。政府在推动行业协会去行政化改革,逐步向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在现代政治话语中,“公共性”的价值不言而喻,行业协会作为公共权利的一种形式,我们在行业协会脱钩任务完成的关键节点,对行业协会公共性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学界对行业协会的功能定位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互益性组织、政府工作“助手”、行业服务组织等,本文在总结归纳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从公共性角度入手,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发现行业协会活动的开展主要涉及到三个维度的不同群体,且行业协会作为会员结社的组织、行业体系中的组织以及社会系统中的组织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综上所述本文将行业协会的公共性概括为“社会公益性”、“行业共益性”和“会员互益性”三个维度。本文首先对行业协会的公共性进行了总结性概括,即行业协会“为他人好”的组织属性,然后从行业协会公共性的三个维度展开论述,说明其内涵。对于行业协会角色定位的研究能否继续深入地展开,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洞悉不同的行业协会类型和行业协会各维度公共性的存在及其冲突,不然行业协会公共性的概念仍将被模糊化处理,从而使行业协会的多维度公共性关系失衡。本文发现在1979-2001之间,行业协会公共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公益性与互益性的失衡,以政府直接干涉协会内部管理为表征,此时公益性对互益性的压制是这对关系的主要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重视市场规则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互益性对公益性的损伤事件开始出现。在2002年以后,以广东、上海、浙江等地为代表的“一业多会”出现,共益性和互益性的关系失衡成为行业协会公共性失衡的主要表现,多个行业协会之间差别化发展成为行业主流,个体协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重视互益性和忽视共益性。这些片面的利益实现倾向,严重影响了行业协会组织制度价值的发挥,因此,在理论上分析行业协会公共性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协会公共性的发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赖于稳定的、合理的、张弛有度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行业协会“公共性”的平衡需要在具体事项中具体讨论,本文在最后提出:自治原则、自律原则、民主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外部监督原则、程序正当原则,试图寻找行业协会三个维度公共性的平衡路径,保障行业协会在新时期的发展,这契合当下国家治理改革发展的主流。
其他文献
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是军用履带车辆电传动的一种形式,既可以满足履带车辆的机动性要求,又可以满足其大功率用电,已经成为了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履带车辆机电复合传动系统的功率流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多目标功率流优化控制策略。基于履带车辆的转向运动学、动力学和多动力源转向耦合机构统一建模,本文推导了串联式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履带车辆的功率分流统一表达式,发现不同自由度的机电复合
自由视点视频是在3D视频的基础上,允许人们在切换观看视频角度时同样具有立体感。在自由视点视频研究当中,虚拟视点绘制技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基于深度的虚拟视点绘制技术具
探索不同频率和不同穴位组合电针刺激对大鼠痛阈的影响及检测下丘脑脑啡肽和β-内啡肽基因表达,为电针镇痛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将100只Wistar大鼠分为10组,为对照组;电针频率
滚动轴承是现代工业中最为普遍并且大量使用的零部件之一,也是故障发生率最高的零部件之一。据统计,仅10%不到的轴承能运行到设计寿命年限。滚动轴承一旦损坏可能会引发机器
地表水体在工农业生产、气候调节和生态系统维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表水体的时空格局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对其进行快速精准的时空变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物质的利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具有规则的结构和成熟的技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燃料和重要化学品的工
菊粉酶在食品、医药、以及能源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菊芋块茎等富含菊糖作物的深加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以一株具有较强产酶能力的丝状真菌微紫青霉为出发菌株,从
近些年,湖北省荆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洪湖藕王杨晶”“小胡鸭”“福娃”等一批优秀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同时也面临着人才缺乏、资金匮乏、起步较晚等不
准确的预测建筑空间中人的热感受有利于节约能源。恰当的室内温度有利于人们工作效率和生活幸福。地域气候、个体特征等多重因素影响热舒适。已有研究针对办公、住宅、教室、
税收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纳税义务人依法纳税,因此,必须加强对纳税人的管理.我国纳税人户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登记覆盖面过小,不能包括全面的纳税人;二是登记管理辖权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