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与TOST亚型的关系。方法:选择临淄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2年1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26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择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与实验组患者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24例作为对照组,均符合入组标准。按TOAST标准进行分型,分为5组(亚型),分别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LAA组),小动脉闭塞型组(SAA组),心源性脑栓塞组(CE组),其它明确病因型组(SOE组),和不明原因型组(SUE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SAA浓度,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hs-CRP浓度。结果:脑梗死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28.63%、心源性栓塞型(CE)11.83%、小动脉闭塞型(SAO)47.71%、其他明确病因型(SDE)8.40%和不明原因型(SUE)3.4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AA、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分型中CE型的血清SAA、hs-CRP水平增高最明显,其次为LAA型,SAO型最低,各分型与对照组组间SAA、hs-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SAA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812,p<0.001)。结论: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AA、hs-CRP水平较升高;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AA、hs-CRP水平随TOAST亚型的不同而变化;3.SAA、hs-CRP可能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分类的生物学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