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是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一直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指出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还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高优越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贫富差距现象正在日益扩大,这越来越引起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在全社会引起了高度重视。事实上,贫富差距扩大不仅会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对共同富裕思想有一个全面而清醒的认识,正确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和正确看待“共同富裕”思想的当代价值,是缩小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问题的关键,这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是否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是否朝着社会主义继续前进的大问题,也是当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制定出解决当前贫富差距扩大的切实可行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最大限度的缩小我国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出现。本文正是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当代价值入手,全面的分析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并阐述了共同富裕思想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从而让人们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有一个正确和全面的理解。本文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从当代中国的发展来阐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当代价值背景,探讨在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曾逐渐扩大趋势的这种严峻形势下,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当代价值的重要性,坚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信心。第二部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这部分主要阐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形成过程、丰富的科学内涵。通过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价值取向的分析,明确了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用先富带后富的唯一途径来实现共同富裕必然性。第三部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这部分首先分析了“共同富裕”决定了改革的坐标,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完整的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而这一切都是以共同富裕为基本动因和目标的;其次分析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指南和强国之策,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在中国迎接新机遇和挑战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四部分:这部分首先阐述贫富差距的产生,及与收入差距、两极分化的区别,分析贫富差距的主要表现和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这对于抑制贫富差距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分别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和谐劳动,实施就业政策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方面加以讨论,其次这部分还阐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这不仅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还由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及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认清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有助于防止和克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左”和右的错误,从而坚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第五部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当代价值。这部分首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诉求上讨论共同富裕思想既是民心所向,又是时代主题所决定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是检验社会主义成败的标准;其次探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相互贯穿,共同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新形象,指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