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6月24日,休斯顿火箭队在一年一度的NBA选秀大会上以第43顺位摘下周琦,这也标志着继巴特尔、王治郅和姚明之后,又一位中国中锋球员即将登陆NBA。虽然近年来周琦个人能力受到广泛赞誉,但篮球界的专家仍对其褒贬不一,所以,周琦未来能否成为中国内线核心还有待检验。因此,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周琦所参加的两次世界大赛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周琦在技战术运用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对比找到制约周琦发展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为周琦提高技战术水平提供重要参考,也为我国其他同类型运动员的训练和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周琦成为优秀篮球运动员主要源于良好的家庭篮球环境、优良的遗传基因、以及自身对篮球事业的热爱。影响其个人技战术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 2.周琦在亚锦赛中个人攻击能力较为出色,2分球命中率较高,3分球出手次数较少,形成二次进攻能力和制造犯规能力较强,但在奥运会比赛中,他的个人攻击能力相较世界优秀中锋存在明显不足;场均得分较低;二次进攻和进攻造犯规能力也与世界优秀中锋存在明显差距; 3.周琦亚锦赛中原地接球次数较多,但原地抢位接球方式较单一,由于周琦自身脚步的灵活性和身材原因促使周琦在赛场上移动的范围较大,因此周琦的移动接球能力较强;在奥运会中,周琦原地抢位接球次数虽在部分场次高于对手,但接球后的进攻效率却远低于对手中锋; 4.周琦在两届大赛中,持球活动方式较少,主要以接球投篮和持球突破为主,其他持球进攻方式运用较少;个人投篮方式应用较单一,较常使用的投篮方式为单手肩上投篮和低手投篮;周琦的个人进攻区域主要是以2号区域的投篮和接球策应为主,进攻时落位多以2号区域为主。 5.周琦在亚锦赛中对投篮的干扰能力较强,盖帽次数较多,防投篮时的犯规控制较好,在防突破、传球和运球方面,预判能力和防守压迫性不足;周琦防守有球球员的防守距离选择上以近距离防守为主;防守有球队员身体接触形式较为主动;奥运会中,周琦防投篮时不够积极,防突破时脚步移动较慢;防传球和运球的压迫性和预判能力上有较大提升;防守距离以零距离防守为主,身体接触的主动性有所提高,但主动接触次数仍低于对手中锋。 6.周琦防守无球队员接球以零距离防守为主,其次是近距离,远距离防守次数较少;主动接触高于被动接触,但周琦在防守无球队员接球时的位置和防守姿态的选择仍存在较大问题,多采用身后的平步防守,姿态选择上重心较高。 7.周琦亚锦赛中篮板球拼抢效果较好,进攻篮板的冲抢和点抢效果明显,二次进攻能力较强;奥运会中,周琦篮板球拼抢时抢位和对抗能力较差,场均篮板球数量较少,二次进攻能力较世界优秀中锋有较大差距;两次大赛中,周琦拼抢进攻篮板被动接触较多,拼抢防守篮板时主动接触较多;抢获防守篮板后发动快攻的能力较弱。 8.周琦亚锦赛中,进攻战术运用效果较好,奥运会中,由于整体实力差距较大,战术配合运用效果较差;两届大赛中,周琦进攻战术运用较单一,其运用频率最高的进攻战术配合为掩护配合,其次是策应配合;周琦参与快攻、抢攻和传切配合等进攻战术的次数较少;周琦前场进攻的接球次数相对较少,无球的掩护次数较多。 9.周琦亚锦赛中参与防守战术配合效果较好;奥运会中,由于防守压力较大,防守战术配合的效果较差;两届大赛中,周琦防守战术配合中运用次数最多的为补防配合且补防效果较好,其次是换防和绕过防守,但个人防守战术配合变换较少且应用率较低。 10.周琦个人技战术发展的对策:重视多层次训练,提高自身约束力;转变观念,注重组合动作的训练,提高技术动作的连贯性;提高对抗能力,加强防守基本技战术训练,减少防守犯规次数;重视进攻成功率,提高得分能力;加强阅读比赛能力,完善自身支配球水平;培养顽强作风,增强篮板球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