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促使个体全面的基本教育,也是推动国家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的重要基石。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更关系着民族的团结和边疆的稳定。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直接影响民族教育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西藏的义务教育质量,随着自身的努力和国家的扶持,近些年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依然有美中不足。位于藏北高原的班戈县,地广人稀,环境恶劣,以此县作为田野调查点,对研究民族教育政策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首先总结各学者对民族教育政策概念的界定,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教育政策的若干理论,进而梳理西藏自治区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具体的民族教育政策。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别深度访谈,从教育硬件设施、信息化推进速度、课程设置情况、学生对教育的认识程度等方面,对班戈县义务教育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民族教育政策的实践情况。近几年,通过不断落实党的教育政策,班戈县已经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检查验收,入学率有所提高,软硬件设施均有改善,日益彰显出办学的民族特色。但义务教育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落后、教育经费不足等等,文中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此基础上,思考西藏自治区整体的义务教育政策改革的方向。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强化共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推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