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解中的美感体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作用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由于哲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中只将隐喻看作是暗喻,把其当作修辞手段,致使20世纪80年代,许多研究者将隐喻作为认知方式对其进行强调和研究,不同分支的心理学包括认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积极心理学都对隐喻研究有所关注。认知心理学研究隐喻侧重点为隐喻句理解的心理加工机制,对概念隐喻理解时的美感体验与认知的关系研究未充分关注;可是部分关于隐喻句理解的脑区活动特点的研究显示了隐喻句理解可能激活与情绪反应有关的脑区活动,能否激活与情绪反应有关的脑区活动主要跟隐喻句的新颖性、形象性等因素有关,而新颖性、形象性等又是美学研究者所强调的能否引起美感体验的重要因素,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为隐喻句理解中有美感体验提供了一定的证据。随着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意识到学习既是“高度概括的规律性命题体系的建立”,也需要“高质量大跨度迁移”,需要将本质与现象对应,由此对隐喻认知的研究日益重视。有研究者提到了隐喻认知中的美感体验作用问题,但美感体验与认知的深层关系还需进一步实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心理学有关积极情感与认知的关系问题研究日渐升温,我国心理学界在那时与西方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幸福观、流畅感等积极情感对认知的作用研究不同的地方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研究者关注到了美感与认知的关系问题,心理学家刘兆吉提出了“美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念,美育问题正式进入了心理学领域。在美育心理学研究中,美感体验是美育的特色,美感体验力的培养方法及以感情激发为核心的情感与认知的关系问题是美育心理学需要解决的十分重要的问题,围绕美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结合当前教育实践中倡导的学科整合应在概念层面上进行的理念,本项研究选取科学概念理解作为视角,以概念隐喻理解为引导策略,假设在概念隐喻理解过程中,学生会有美感体验,美感体验对科学概念理解有促进作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其理论价值体现在可为美育心理学核心问题的深入解决提供研究模式和参考结论;二是从实践角度来看,可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等领域,为审美化教学实施等提供理论依据。主体将目标域概念A的本质蕴涵在形象生动的源域概念A’中,通过A’以认识A本质特征的这样一种认知方式,就是概念隐喻认知。概念隐喻认知与一般认知最大的不同在于概念隐喻(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隐喻,是隐喻的一种)是有美感体验的认知活动。本项研究中“美感体验”是指主体在对认知对象进行有意味的形式认知中表现出的敏感、细致、好奇,进取、愉悦的心理状态。整篇文章写作分了上编、中编、下编三个部分。上编(第1章-第7章)包括文献综述、问题提出,并对概念隐喻和美感体验两个概念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获得了有关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结构和测查工具,做了美感体验和概念隐喻之间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拓展了已有研究的发展。中编(第8章-第13章)为实证研究设计及被试选择、实验材料搜集和测量工具的研究。在上编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所提问题研究及其实证和量化难点进行了确认。已有研究中对美感体验的测查采用美感词词表或者是等级评定的方法,本项研究既采用美感词词表(可测审美风格、审美中的情绪、审美丰富性),也采用愉悦情绪自我报告的5级评定量表,还使用了《自编科学概念学习过程中的美感体验问卷》(该问卷是在附录2《自编美感体验问卷》中,抽取包含了美感体验8因素的有关科学美感体验的16个项目,结合本项研究所要考察的3个概念,将抽取的这16个项目句进行了修改后形成的问卷,见155-156页)下编(第14章-第-15章)针对儿童在概念隐喻理解过程中能否产生美感体验,美感体验是否有助于对抽象概念本质进行理解这一问题解决提出了四个假设,设计了两项实验。所有研究采用的科学概念分别是“力”、“极限”和“节奏”。整个研究对有关假设进行了验证,涉及6个研究:(1)儿童“力”、“极限”、“节奏”3个概念自然状态下的发展研究——为选择研究对象为11-14岁儿童提供依据,为实验研究的结论获得提供参照系(2) 11-14岁儿童有关“力”、“极限”、“节奏”3个概念的前概念研究(3)有关“力”、“极限”、“节奏”3个概念的概念隐喻句语料收集及11-14岁儿童对概念隐喻句的心理维度研究(4)美感体验测查工具之一——有关“力”、“极限”、“节奏”概念的美感词词表的编制(5)实验1:概念隐喻句理解过程中,美感体验在11-14岁儿童前概念转换过程中的作用(6)实验2:概念隐喻理解(概念隐喻句理解,概念图理解、原型理解)过程中,11-14岁儿童的美感体验在科学概念理解中的作用研究所得总结论如下:●概念隐喻理解与美感体验有显著的正相关;●与控制组相比,概念隐喻理解对科学概念理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概念隐喻理解成绩与美感体验程度对儿童科学概念理解有交互作用。美感体验在隐喻理解和科学概念理解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美感体验对认知有显著增力性。各项研究主要分结论如下:●概念隐喻句理解中,愉悦感以及审美中的情绪对学生前概念转换存在交互作用,但儿童先前对概念非正式的知识的作用更显著。●儿童科学概念理解的年龄主效应显著。儿童在教学引导后的前概念转换、儿童对科学概念下定义的精准性及美感体验对儿童科学概念理解成绩均具有预测作用,相比之下,前概念转换、儿童对科学概念下定义的精准性对儿童科学概念理解成绩的预测作用更显著。●概念隐喻理解、美感体验对儿童科学概念理解有交互作用。美感体验对儿童科学概念理解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愉悦感越强烈,科学概念理解的成绩越好;在审美丰富性方面,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审美丰富性(平均每个概念能用3-6个美感词里表述)才对儿童科学概念的理解起促进作用。教学引导策略与审美丰富性的交互作用具体体现为:就每个概念而言,被试平均能用2-4个美感词来表述自己的感受时,教学引导策略对儿童科学概念理解成绩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概念隐喻句教学引导效果最好,原型启发教学引导次之,概念图解再次之。只有在概念图解教学引导下,审美风格不同,儿童科学概念理解成绩有显著差异。在概念图解引导下,鼓励和启发被试体验优美,这样有助于促进其科学概念理解水平,而其余两种教学引导策略下,审美风格对儿童科学概念理解的作用差异不显著。这两项实验证明了美感体验在概念隐喻理解和科学概念理解之间的中介作用,探索了美感体验、前概念、认知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关系模型。本项研究的价值表现在对隐喻和概念隐喻进行区分有助于我们对隐喻作用的深入认识,对概念隐喻的结构探讨,可为概念隐喻认知的量化研究提供参考指标;对美感体验进行理论探讨,可为审美心理学、美学中有关“审美认知”的理论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可为积极心理学对美感的进一步研究起到参考作用;本项研究证明了概念隐喻理解中,主体的美感体验与认知因素对科学概念理解有交互作用,探索了美感体验、前概念、认知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建立了关系模型,有利于科学美研究的深化。本项研究的创新点表现在:首次对概念隐喻和美感体验两个概念进行结构因素分析;澄清了概念隐喻和隐喻的区别,美感体验和美感的区别,对概念隐喻的作用加以深入认识,证明了概念隐喻认知能使主体产生美感体验并促进其理解概念本质,概念隐喻引导教学策略是有效教学策略之一。
其他文献
水是一切生物、微生物生存繁衍所必需重要元素之一,是人类维持正常生活生产的基础与保障,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几各行各业均离不开水资源。在工业化不断发展背景下,为
文章介绍了电力拖动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依据控制原理,阐述了如何进行系统设计、电气控制设计任务拟定、电动机选择、电器控制线路设计,最后讨论了如何对电力拖动系统进行安全
iDTRONIC公司是RFID硬件领先供应商,近日宣布推出高性能远距离UHF读取器UHF-LR,最大读取距离可以达到10米。
OzerUrger建筑事务所设计了土耳其南部城市安塔利亚的一个海岸线修复项目。该项目占地约100 hm2,其重点关注的是孔亚阿鲁提海滩上的公共设施建设。该项目是2014年土耳其全国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简称CQC)作为我国"光伏产品检测认证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能源光伏发电装备评定中心》秘书处、"国家能源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实证技术重点实验室"筹
本文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内涵特点及合同模式,介绍了高校中实行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流程,分析了在高校实行能源合用管理的优势,并对在高校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提出了几点问题及
本文根据实验和热质交换理论建立了冷风机动态运行特性的“有限叠加”计算方法.通过对 KLL-350型冷风机实例计算表明,它可用于冷风机的优化设计和节能改造.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
采用QuickBASIC作处理软件,对BASIC源程序进行一次性扫描分析,将分析的结果——反演流程图相应框图的坐标矢量写入DXF文件,由AutoCAD根据DXF文件提供的数据,绘出反演流程图.从而解决了通常在打印机(或CRT)上打印(或显示)图形存在的一次性扫描无法返回的问题.
(接上期)8.如果电网停电,光伏系统还能正常运行吗?电网停电后,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会自动与电网解列,此时光伏系统所发的电不能正常使用。当系统检测到电网恢复正常时,光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