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实证分析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an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内部控制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的频发,使得广大的利益相关者遭受巨大损失,损害企业声誉,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促使企业的管理层和治理层开始认识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且开始探索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方式。本文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机制。从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出发,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对利益相关者投资的分配这一核心理念。接着站在利益相关者角度,阐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绩效分配。首先,从企业角度看,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利润分配需要就需要产生更多的绩效作为基础;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看,利益相关者会通过对比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关系而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因此企业绩效的多少就成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良性关系的关键。而企业绩效的产生与风险密切相关,企业内部控制是管控风险的重要工具,这就促使企业产生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诉求,正向影响内部控制的建设。接下来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制。从企业内部控制具有风险管控的作用出发,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对提升绩效的正向影响,绩效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能够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能力,所以企业内部控制会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同时本文还认为企业社会和内部控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存在滞后效应。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了四个假设,分别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促进内部控制的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滞后效应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为了验证本文假设,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10年到2017年的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的方式来验证企业社会责任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的当期和滞后期都会正向促进内部控制的建设,反过来,企业内部控制的当期和滞后期也会正向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本文提出的假设得到了验证。
其他文献
德国市场绿色氢能源核心技术电解水的发展方向——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BMBF)启动的“H2Giga”项目,旨在使千兆瓦级规模上绿色氢能源的生产具有竞争力,从而使传统能源像绿色能源转型一样变得不仅可行而且价格实惠。
期刊
与汉语中的祈使句类似,英语中含有虚拟语气的句子根据语境条件不同,可以分为真实条件句与虚拟条件句。一般情况下,当主句表达内容为假设情况,不存在于现实发生的事物范围内,那么这种情况通常使用虚拟条件句来表达,这也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点之一。同学们之所以难以掌握虚拟语气的用法,是由于在这种语态下常常需要先确定主句表达内容与现在、过去或将来三种情况下的哪种时态不符。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部分语法知识的用法,
期刊
学位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整体的环境会直接对操作者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产生影响,一旦受到有毒气体的影响,便会严重地伤害员工的身体,而机械手则可有效降低此类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基于此,笔者围绕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改进措施,以便为机械手优化创造有利的条件。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后期的编程软件直接控制机械手,极大地提升了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PLC控制系统具有安全性高、操作
数字化转型给个体、组织、社会各层次各领域带来了显著变化,也对国家治理过程与国家治理效果产生了深刻影响,而既有研究很少从宏观视角系统地分析数字化转型导致的国家治理变化。国家治理与以往的不同之处至少有三个维度的体现:一是从国家内部事务的治理效果来看,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济跨越式增长的条件,国家发展呈现路径创新;二是比较国家间的治理方式,因面对共同的数字新问题、数字新逻辑,国家间出现了治理趋同现象;三是身
现金是公司重要的流动性资产,对公司良好经营和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公司现金主要来源于外部资本市场和内部资本市场的融资,而经营多元化是公司形成内部资本市场的重要方式之一,进而多元化可能会对公司现金持有量产生影响。经营多元化是公司重要的发展战略,多元化的实施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公司经营多元化是否会对其现金持有量产生影响以及会产生何种影响成为必要,对公司科学的制定多元化战略、合理的规范现
中小企业是关系到经济新常态走向的重要组成主体,中小企业规模不断增加、创新实力提升等推动社会各层面的跳跃式发展,其资金成本问题已成为发展限制性因素。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研究理论成熟、政策措施繁多,但针对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方面则表现出实证分析针对性低、实际运用效果不佳的现状。供应链金融目前成为金融机构实现盈利的又一突破点,因此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双方都对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产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