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草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其生长期间往往会遭受由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土传病害——青枯病的危害,该病害的发生会严重损害烟草生长,给烟叶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青枯病防治方法并不能有效控制该病害发生,因此刺激了生物防治和土壤添加剂防控青枯病的发展。除病害影响烟叶产量与品质外,生物防治和土壤添加剂也可能影响烟叶的产量与品质,而烟叶的产量与品质决定着烟叶产值与烟农收入。因此,采用生物防治和土壤添加剂防控烟草青枯病的同时考虑烟叶的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试验在重庆市彭水地区青枯病发生严重的烟田上,采用添加或未添加石灰石处理,探索了江苏新天地产抗病型生物有机肥(B1)、青州所研制的抗病型生物有机肥(B2)和曜得牌生物有机肥(B3)三种生物有机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烟草生长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处理对烟叶品质的烟叶化学成分、土壤性质和土壤中青枯菌数量的影响,旨在寻找适宜该地区烟草生长和青枯病防控的生物有机肥与土壤添加剂的有效组合,为进一步研究土壤调理抑制青枯菌的条件、机理分析和生物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全文的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土壤中添加石灰石条件下,配施生物有机肥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效果明显优于未添加石灰石的处理。与对照相比,3种不同生物有机肥单独处理防治效果最佳的是B1,而整体上防治效果最优的处理是B1和石灰石配施,在烟草生长60天后,此处理青枯病发病率只有对照发病率1/3左右,约为9.2%;90天后,发病率仍不高于40%,且均显著优于其它处理。三种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中青枯菌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处理,其中尤以B1处理效果最佳,较对照相比降低约两个数量级水平;而且石灰石处理后,土壤中青枯菌数量要低于对应未添加石灰石的处理土壤。土壤中青枯菌的数量与田间发病率高低趋势一致。2.生物有机肥处理可以显著改变土壤化学成分,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增加约6.2%-11.5%;速效磷含量(除B2)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其中B1处理增加最高,较对照增加了28.87%。与未添加石灰石处理相比,添加了石灰石处理的土壤中碱解氮含量降低,但速效磷含量增加,且土壤pH有所提高,较初始土壤pH值增加约1.0~1.8。通过对土壤部分化学成分含量和青枯病发生率(90天)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速效磷含量与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而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与之相关性很弱。3.添加或未添加石灰石条件下,不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烟草生长影响差异并不显著,但相对于对照,生物有机肥有促进烟株生长的趋势。4.生物有机肥对不同部位烟叶的化学成分改变差异不明显,且化学成分的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但总体上,中部烟叶品质较佳,要优于上部和下部烟叶,其中上部烟叶中的烟碱含量和下部烟叶总糖含量均不在优质烟范围内。各处理的小区上部烟叶N、K含量高于中下部烟叶,其中B1可显著提高上部烟叶N、K含量,与对照相比,N、K含量分别增加31.07%,25.68%,中下部烟叶N、K含量差异不大,石灰石的添加对烟叶N、K含量影响不大;不同部位烟叶P含量的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单施生物有机肥可以增加上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其中处理效果B2>B1>B3处理,添加了石灰石的小区,施用生物有机肥下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有所下降;生物有机肥处理可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提高中下部烟叶烟碱含量,添加了石灰石处理的小区,中部烟叶烟碱含量有所增加,但仍在烟碱含量适宜范围内,对上部和下部烟叶烟碱含量影响不大。5.生物有机肥对提高烟叶生产的经济效益有促进作用。其中,B1处理小区烟叶产量、产值要优于B2、B3,且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26.34%、48.22%;石灰石的添加进一步提高了B1的处理效果,其小区烟叶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均高于其它处理,较常规处理分别提高18.55%、22.01%。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各项经济指标均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