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及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f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变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文循环的稳定有着强烈的影响。嘉陵江流域地处长江上游,跨越我国一、二级阶梯,地形复杂,年降水量和暴雨时空分布不均,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发,是气候变化的敏感脆弱区。厘清嘉陵江流域产流机制,分析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为嘉陵江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M-K)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和累计距平法(Accumulative Anomalies Method,AAM)对嘉陵江流域近40年(1981-2020年)的降雨和温度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其突变特征等进行分析;运用转移矩阵法分析嘉陵江流域1980年至202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应用适用于嘉陵江流域的土壤和水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建立流域数据模型;设置77种情景模式,对嘉陵江流域进行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敏感性分析与响应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嘉陵江流域SWAT模型进行径流模拟,对模型输出数据进行率定和验证后得出北碚站、小河坝站、罗渡溪站与武胜站率定期R~2和NSE系数均大于0.75,验证期R~2和NSE系数均大于0.7,特别是流域出水口北碚站率定期与验证期R~2和NSE系数均大于0.85,说明SWAT模型在嘉陵江流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2)嘉陵江流域径流突变年份为1994年,将研究期划分为基准期(1981-1994年)和突变期(1995-2020年)。在基准期和突变期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升高变化趋势显著;年均降雨、径流、蒸散发都呈在基准期减小,在突变期增加趋势。(3)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径流变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从嘉陵江流域整体上来看,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87.96%,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12.04%,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是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贡献率的7倍,但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依然不可忽视。(4)嘉陵江流域极端降雨频率在1982-2020年间呈现增加趋势。嘉陵江流域降雨频率最高为0-3 mm的微弱降雨,占比为60.79%。对总降雨量影响最大的是3-10mm的小雨和10-25 mm的中雨,占比分别为33.88%和36.97%。(5)从土地利用方面考虑,林地相对于耕地为减流作用,变化率为-7.97×10-4(m~3/s)/km~2;草地相对于耕地为减流作用,变化率为-9.67×10-4(m~3/s)/km~2;草地相对于林地为减流作用,变化率为-9.14×10-5(m~3/s)/km~2。三者对径流增加的贡献大小顺序为:耕地﹥林地﹥草地。(6)在元胞自动机-马尔可夫(Cellular Automata-Markov Model,CA-Markov)模型模拟出未来2030、2040、2050年土地利用情景下,嘉陵江流域汛期径流量会进一步增加,分别增加0.14%、0.16%、0.16%;非汛期径流量会进一步减少,分别减少0.1%、0.14%、0.13%,从而加大嘉陵江流域未来防洪压力及水资源调控管理压力。(7)在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Fifth International Coupling Model Comparison Plan,CMIP5)未来气候模式下,未来40年嘉陵江流域径流在RCP4.5浓度路径下增量大于RCP8.5浓度路径增量,分别增加2.62%和0.64%,且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趋势。(8)在未来土地利用与未来气候变化共同影响下,以S68情景为例,嘉陵江流域径流量(+7.03%)大于只在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径流量(+6.94%),但小于仅气候变化下增加量与仅土地利用变化下增加量之和(+7.05%)。说明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不能简单相加,应考虑二者的叠加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散联合金黄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接受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接受加味四妙散内服与金黄散外敷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
期刊
痛风性关节炎治疗应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主要方向。瘀血痹片具有活血化瘀、通络定痛等功效,能有效缓解患处疼痛,对痛风性关节炎治疗后的关节功能康复十分关键。对此,本文从瘀血痹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对关节功能的影响、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对疼痛缓解时间的影响以及与其他方式联合治疗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期刊
随着气候的剧烈变化农业产量也表现出起起伏伏的强烈变化。干旱缺水的地区降水过少会导致土壤干燥、地下水位降低,使得作物减产;而对于多雨湿润的农业地区来说,降水过多会使得农田土壤水分过于饱和,同时地下水位也会随之上升,进而导致作物受到涝渍胁迫,最终影响作物生长生产。针对涝渍灾害问题本文以五道沟水文实验站为典型研究区域,通过模型的方法进行模拟研究。以实验站2010-2014年实测的气象数据为基础,分析各年
学位
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在带来发电、防洪、供水、航运等效益的同时,也会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不同于单个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梯级水电站将会给流域带来多站运行下的叠加负面效应。现阶段雅砻江干流上共规划建设水电站21座,其中有16座大型电站。梯级水电站的投产,较大程度改变了雅砻江的水文状况,从而影响河道生态系统,尤其是对鱼类生存生长繁殖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恢复河道水文情势,改善水生生物生存环
学位
输水渠道对农业灌溉和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寒旱区渠道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冻土与渠道衬砌接触面问题愈发突出,接触面间的力学特性严重影响着渠道稳定性。寒区渠道工程在负温环境持续作用下,基土与衬砌之间会形成连续冰膜,甚至是冰层,从而诱发渠道隆起、渗漏以及衬砌开裂等冻害。目前研究多聚集于接触面冰晶胶结作用下的冻结强度,未考虑接触面间冰膜存在和冰膜厚度对接触面冻结强度的影响,但实际上接触面冰膜分布状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的迅猛发展,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剧了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总氮(total nitrogen,TN)及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研究研制了高性能改性超滤膜,利用无土栽培循环系统深度处理废水回用于灌溉,分析测试了新型超滤膜对畜禽废水中
学位
在人类活动加剧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干旱的影响愈趋严重。研究四川省季节性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能为该地区制定抗旱减灾措施、建立防旱策略、降低干旱风险等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降水距平百分率(PA)、相对湿润度指数(MI)、降水Z指数(Z)、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及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在四川省不同区域(川东盆地、川西南山地及川西北高原)不同季节的
学位
面对厘清总体城市设计技术内核的需要,回顾我国总体城市设计40余年发展历程,讨论新环境下总体城市设计的制度建构,认为《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和《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TD/T1065—2021)的出台不仅为总体城市设计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还为其厘清了一个有限的工作边界和提出路径指引;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精选的15个总体城市设计典型案例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进行识别,总结地方实践的特征;从政府引导和地方
期刊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景观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园是城市中为数不多的与自然相连的地方之一,已成为供应城市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重要空间载体。老龄化进程加快对城市公园规划带来了新挑战,但是环境管理实践中将老年人与青年的差异纳入考虑的还不够充分,公园景观环境对不同年龄人群的文化附加值的需求满足问题越来越突出。现有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已经涵盖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但是城市公园尺度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与景观的关系
学位
针对传统总体城市设计多聚焦于建成区及周边自然景观,对农业、生态地区的景观分析与管控不足的问题,以大地景观特征为核心,借鉴“大地景观”的概念与国际经验,提出构建以“评估—管控—监测”为逻辑结构的整体性景观规划管理框架,并以广州北部地区为例,对城镇、乡村、郊野等3类空间开展大地景观特征评估、全域管控及动态监测,以期为面向全域全要素的总体城市设计制度创新提供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