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anglioneuroblasto-ma, GNB)及神经节细胞瘤(ganglioneuroma, GN)统称为神经母细胞性肿瘤(neuroblastic tumors, NTs),是儿童期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腹膜后、纵隔及脊柱旁交感神经节。GNB分为混合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intermixed ganglioneuroblastoma, GNBi)和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nodular ganglioneuroblastoma, GNBn)。传统的分类系统将NB和GNBn归入预后不良型,GNBi和GN归为预后良好型。预后良好型常自行消退或经治疗后,预后较好,而预后不良型,临床上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死亡率仍然没有改变。因此如何改变预后相关因素对于治疗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RASSF1A (Ras association domain protein family 1A)基因定位于3p21.3,是一个约120 kb的高频同源缺失区内克隆到的抑癌基因。该基因是继P16基因以来所发现的在肿瘤中甲基化程度最高、最广泛的基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在多种肿瘤(如乳腺癌、非小细胞性肺癌、宫颈癌、胃腺癌等)中发现RASSF1A表达缺失和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故该基因有望在多种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中发挥重大作用。本实验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对NTs进行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的检测,所有标本均根据国际神经母细胞瘤病理委员会提出的病理分类标准:即INPC病理分类,分为预后良好(favorable histology, FH)型及预后不良(unfavorable histology,UH)型,分析两组样本的甲基化阳性率的高低,明确该基因甲基化是否与病理类型之间存在联系。材料与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对NTs进行RASSFIA基因异常甲基化的检测。光学显微镜下切片获得正常肾上腺髓质。按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提取NTs组织及肾上腺髓质DNA;对基因组DNA行亚硫酸氢盐修饰;进行PCR扩增。经SssⅠ甲基转移酶处理和未处理的胎盘组织DNA分别作为甲基化阳性对照和未甲基化阳性对照,以等量去离子水作空白对照,以肾上腺髓质DNA作为试验对照。取PCR反应产物,用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成像系统分析仪进行摄像分析。所有标本均由病理科两位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国际神经母细胞瘤病理委员会提出的病理分类标准:即INPC病理分类,分为预后良好(favorable histology, FH)型及预后不良(unfavorable histology, UH)型。结果1、在正常肾上腺髓质组织中未见RASSFIA基因甲基化。2、未见RASSFIA基因甲基化状态与NTs患者年龄,性别之间存在联系。3、预后不良(UH)型NTs中RASSFIA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77%,高于预后良好(FH)型的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NTs预后不良型,RASSFIA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高,而预后良好型,甲基化阳性率较低,RASSFI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NTs病理类型有一定联系,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尚不能作为NTs独立的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