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1>的AFLP分子标记及种质资源筛选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47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在番茄叶霉病抗性遗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FLP技术找到了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1连锁的AFLP标记,同时还利用得到的AFLP分子标记对番茄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分析了组合HN16(感病品种)×HN42(抗病品种)的杂交后代对番茄叶霉病菌1.2.3.4生理小种的抗病反应。经鉴定表明:两个亲本间抗、感差异明显,父本HN42均表现抗病,母本HN16均表现感病;F2群体抗病与感病株数的分离比为:3.17:1.00,符合3:1的分离比例。分析结果表明:父本HN42对番茄叶霉病菌1.2.3.4生理小种的抗性是由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2.筛选到4个与抗番茄叶霉病基因Cf11连锁的标记。其中4个AFLP标记E54M37-G、E62M61-A、E85M79-D、和E62M59-G与Cf11遗传距离分别为10.1 cM、12.3cM、14.5 cM和18.8cM。3.对48份番茄种质资源进行了叶霉病生理小种1.2.3.4的抗性鉴定,人工接种鉴定共得到21份抗病资源,应用AFLP标记鉴定得到3份含有Cf11基因的抗病材料。分子鉴定的结果与人工接种鉴定的结果高度吻合。
其他文献
逆转座子通过RNA为中介进行转座,在植物基因组中分布广泛,拷贝数多,异质高,在种内和种间表现出较高的序列差异性和丰富的插入多态性,而且其引起的突变为稳定突变,针对这些特
我国人多地少,可耕地资源有限,且呈逐渐减少趋势。与此同时,各地均有面积不等的河流、湖泊、池塘等水面可以利用。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水面,不仅增加产出和效益,而且可以净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