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高中体育教师越来越意识到体育教师在中学体育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新课程改给广大教师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体育教研作为以教学为本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体育教师更好地优化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研究以高中体育教师的教研活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将切入点锁定高中体育教师教研活动研究,提出高中体育教师教研能力发展途径。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调查高中体育教师目前的教研活动现状。以2012-2015年在福建师范大学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324名高中体育教师为调查主体,对其教研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新课程改革的认知上,87%的高中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其中60%的人表示新课改对自身的教研活动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也有51.5%高中体育教师对近年来新课改表示担忧。(2)从教研形式上,高中体育教师参与的主要教研活动形式以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经验交流会为主。(3)从教研频率上,平均每周至少一次或以上的教研活动主要以集体备课为主,平均每月开展至少一次或以上的教研活动项目中主要以教学经验交流会和听评课为主。(4)从教研动因上看,课堂教学需求、学校要求和新课标的要求,是高中体育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要原因。(5)在从教研活动质量满意度上看,大多数教师对当前教研质量表示满意。(6)从教研内容需求上可以看出,教材教法的讨论和讨论教学中的疑难是主要的教研内容需求。(7)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研的认识分析主要从对体育教研的认识分析和对教研形式有效性认识的差异分析两方面进行分析。(8)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教研活动主要存在四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即学校管理、教研组、教研活动管理与环境、教师自身。在此基础上,对陶春仙教研工作室进行个案分析,主要包括陶春仙教研工作室的运作特点、教研工作室的推广价值等,并依据该教研工作室成功启示,提出了高中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