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景绘制方法的航海雷达图像仿真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TIGER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航海教育培训实践中,雷达模拟器较之真雷达设备更具灵活性且成本更低,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雷达操作使用训练。目前国内的雷达模拟器主要采用以二维岸线(或等高线)数据为基础的扫描线求交算法生成雷达图像,导致生成的回波图像目标遮挡关系不明确,真实感不高,训练效果受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三维场景数据为数据源的雷达图像生成方法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对比雷达工作过程和三维场景绘制过程,发现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场景绘制技术生成仿真雷达图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透视投影绘制三维场景,实际上是利用了图形处理器内置的z-Buffer算法解决目标遮挡判断问题,绘制过程中利用可编程图形处理器在着色器程序中计算雷达探测距离和回波强度,计算结果保存在帧缓存内,再从帧缓存读取距离和回波强度并转换为雷达径向扫描线进而生成仿真雷达图像。针对透视投影foreshortening现象造成的远距离低平目标回波图像断裂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缓解措施,同时也分析了一次绘制生成多条扫描线带来的方位映射误差。2.分析了径向扫描线从极坐标到直角坐标扫描变换过程中出现的死点和盲点现象,提出了利用纹理映射实现扫描变换的方法,该方法不再将径向扫描线直接映射到屏幕上,而是存储于矩形纹理图像中,将圆形雷达显示区域划分为若干小扇形,再将纹理图像映射到小扇形上形成雷达图像。纹理映射方法将扫描变换过程与图形绘制过程结合在一起,实际上由GPU来完成扫描变换过程,简单高效,且很好地克服了扫描变换过程中的死点和盲点现象。3.为寻求合理的仿真雷达图像回波强度算法,分析了孤立目标和扩展目标的雷达方程,确定了适用于雷达图像仿真的雷达方程,提出了基于雷达方程的回波强度算法。采用sinx/x天线方向图函数分析雷达天线的方向性,提出了雷达波垂直方向衰减算法,提出通过操作纹理图像像素来实现回波的横向扩展和径向扩展以及旁瓣回波。根据ITU的建议标准计算雷达波的大气吸收损耗、降雨损耗和云雾损耗,并提出了基于GPU的雷达波传播衰减实现方法。采用Y常数模型和经验模型计算目标的后向散射系数。仿真实验表明,扩展后的回波真实感进一步提升,回波强度符合雷达波基本特性,能够较好地模拟增益调节效果。4.阐述了创建地形、港口设施和助航标志和船舶等三维雷达数据的基本方法,利用创建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场景绘制方法能够在3 s左右生成360°圆周扫描雷达图像,满足实时性要求,图像能够反映不同尺寸、不同航向船舶回波的变化。利用场景绘制方法生成的仿真雷达图像遮挡判断明确,回波强度合理,真实感更高,为雷达使用训练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条件。
其他文献
面对竞争激烈的旅客运输市场,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发展使我国铁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迅速提升,但要全面提高客运服务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客运组织工作和人员素质培养,因为既
渣油是原油中相对分子量最大、杂质含量最多、结构最为复杂的一部分,通过对渣油的处理利用,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的石油供需矛盾.渣油加氢技术是渣油转化技术的核心内容,其应用和
一维光子晶体纳米梁腔因其在光传输方向上存在光子禁带的特殊结构,具有腔品质因子高、模式体积小和光-物质相互作用强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得纳米梁腔结构非常适合作为传感和光
城轨车辆轮轨噪声已经成为影响居民正常工作生活的主要交通噪声之一,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以降低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为了降低轮轨噪声,低噪音车轮的研制就是降低噪声的一种
光相干域偏振测定法(OCDP)是一种白光干涉技术,通常用于检测保偏光纤(如熊猫型)的偏振耦合分布(PCD)。偏振耦合分布是由光纤外界环境如温度或应变的扰动引起的。OCDP系统包含
随着近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光纤传感技术因为其具有的多方面独特的优势,因此也受到人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并随之演变成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何在解决能源问题的同时不对环境造成破坏,是各国科研工作者的一个
车流组织是运输组织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问题一直是热点问题,针对列车编组计划与车流径路的
纳米光纤因其具有高非线性效应的特点在光纤探测、光纤传感和光纤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已成为高非线性介质的研究热点。纳米光纤的色散特性受到光纤材料、结构和非线性
本文探讨供应链金融能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结论指出:获得的银行贷款与商业信用供给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获得的银行信用与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是互补关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