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和全球化整合已成为其新的显著特征。近年来,中国与APEC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快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是对贸易流量进行结构性分解的工具,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的结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来理解贸易增长的性质、分析亚太经合组织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促进机理及对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首先,文章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贸易二元边际的定义、经济效应以及区域经济组织对贸易二元边际的影响,推导了贸易成本与二元边际的作用机理,并借鉴引力模型的运用经验,指出不同的区域经济组织对贸易二元边际的影响并不确定,而贸易成本的减少通常对扩展边际的影响更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首先运用Hillberry,Hummels(2008)以及Bernard etal.(2007)的分析,将双边出口量分解为产品数量与单位产品价值两个维度,构建基于帕累托分布假设的理论模型框架,从贸易成本的角度对二元边际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结果发现,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减少均会使得贸易扩展边际增加。但由于存在替代效应,固定成本减少只有在帕累托分布以及内部均衡的假设前提下才会使得贸易集约边际增加,而可变成本在帕累托分布的假设前提下对贸易集约边际无影响。其次,结合Feenstra—Kee(2008)提出的二元边际的概念,将传统的引力模型分别引入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衡量中,构建计量模型,运用HS6位编码的双边贸易数据来测算APEC成员国关系对我国出口产品的二元边际的影响,测算APEC对我国贸易增长二元边际的作用。结果表明:亚太经合组织对我国扩展贸易边际的增加高达26%,对我国出口贸易集约边际的增加作用为18%,因此可以得出APEC对我国的新产品出口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也提升了原有贸易产品的出口量。根据实证结果,文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政策建议。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应合理选取贸易国伙伴以及降低贸易成本,正确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促进APEC成员之间的交流,从区域层面制定贸易政策,以及重点加强新出口企业产品的广化能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贸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