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房地产业能否健康稳定地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自1998年我国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房地产价格也开始不断攀升。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幅度大大超过其他行业产品价格的上升幅度,住房消费占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比重越来越高,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房地产价格非正常上涨的状况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以控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可政策目标并不如预期。在此背景下,本文期望通过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剖析,找出造成房地产价格持续非正常上涨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我国房地产价格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收集到的2000到2010年度数据对各影响因素和房地产价格之间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房地产价格与土地交易价格、房屋租赁价格和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关联度大于货币供应量、利率、景气指数及国内生产总值、可支配收入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提出房地产价格上涨主要不是由于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而是由政府—银行—房地产商组成的房地产非竞争性市场引起。因此仅从需求和供给层面去分析讨论我国房地产价格问题,而不注意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竞争性这一本质特征进行剖析,将难以理解我国宏观调控悖论的原因。文章为进一步分析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考虑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竞争特性,选取关联度较高的CPI、土地价格交易指数、房屋租赁价格指数分别反映价格上涨预期、土地价格、租赁价格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动态变化的影响,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分析发现,在短期房地产价格变动对这些因素的变动具有滞后性,但是在长期,房地产价格对这些因素的变动都具有正响应性。最后文章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竞争性特征,从土地、物价水平、房屋租赁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机制四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