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循吏的裁判依据研究

来源 :甘肃政法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主要以《清史稿》循吏传中所记载的循吏为考察范围,对清代循吏司法裁判的依据进行研究,探讨清代循吏司法裁判依据背后的司法理念,以期揭示其中可能蕴涵的对于现代司法裁判具有借鉴意义的合理因素。文章认为,清代司法审判活动中,对于民事案件循吏群体主要依据情、理进行审理,如果有明确的律条与案情相对应,循吏也会依据律例裁判,将情理与律例统一起来情、理、法参用的情况也存在。对于刑事案件,循吏认定完犯罪性质后的定罪阶段都是严格依照律例进行,然而循吏在对犯罪人性质的认定上有时依律拟罪,有时酌情引律。因此可以得出,清代循吏在裁判司法案件时,无论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都是依据“天理”、“人情”、“国法”共同裁判的。清代循吏的裁判依据具有整体统一性。情法两尽的裁判一直是清代循吏司法实践的追求,这种追求受我国传统社会“无讼”的思想理念所影响。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以和为贵”的民族,无讼观念深入统治者与百姓的思想,司法活动能够尽快通过教化及调解等方式平息双方争端,恢复社会和谐状态。这种思想作用下,单独适用律例并不能实现两造心服的效果,情理的考量尤为重要。情、理、法相统一的裁判对于现代法制建设与司法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意义,减少冤假错案的同时快速平息社会舆论,发挥出法的根本性作用。
其他文献
一、“心本管理学”定义之界定〈br〉 从世界现代管理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不管东方,还是西方的管理家共同陷入一个盲区,这个盲区就是:管理学家曾只注重研究外在的管理制度,劳动
介绍了加工中心弧面分度凸轮自动换刀装置机械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维修实例给出了这种机械手疑难故障的维修思路及方法,并指出维修的注意事项。
在大力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时代,税收主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为调整经济,其二为增加财政收入,其三为优化分配制度。原国税部门从2016年5月开始进行“营改增”变革,其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最有活力和魅力的一门学科。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和追求。这里我根据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档案载体的材料墨迹日益多样化.字迹耐久性是档案保护学的永恒课题.字迹耐久性的评判依据主要有两个:字迹色素的稳定性和字迹色素与纸张等载体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