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绿道选线及规划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道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具有很强的自然特征、生态价值和多功能集中的线性开放空间,是一种缓解和改善相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绿道规划方法都因主观性过强、准确度不高和实效性低等不具有普适性。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日益完善与广泛应用,为GIS在风景区绿道选线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对风景区绿道的建设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选取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绿道选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GIS空间分析,选择绿道选线的主要影响因子,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等级赋值法赋予因子权重值,得到基于GIS的风景区绿道线路,实现风景区绿道选线的定量研究,探讨了GIS技术在风景区绿道规划中的应用方法。主要研究结果为:(1)通过对绿道相关概念的总结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充分论述研究区域特征的基础上,运用GIS和相关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建立了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化景点、水系因子和植被因子等相关数据库。(2)针对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通过评价分析,确定坡度、高程、地类和视觉敏感度四个因子作为影响绿道选线的主要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四个因子权重值分别为0.16、0.27、0.06、0.51,并运用等级赋值法给予赋值,得分值范围为0-100,运用GIS技术加权叠加获得青秀山分景区绿道选线累计值。根据此结果,通过GIS空间分析模块的成本路径分析,结合理论实践选出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绿道。(3)在选线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域的现状调研结果、风景资源评价结果和场地现状条件得出五种不同主题的游览路线:探访古迹路线、修学研讨路线、自然风景路线、科普教育路线以及文化交流体验路线,并在此基础上完善青秀山风景区绿道规划。研究结果表明,运用GIS技术对风景名胜区绿道选线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为风景名胜区绿道规划提供了比较客观的依据,提高了绿道规划的策略性和精确度,同时也可为今后开展风景名胜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我国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GERD病因较多,发病的机制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抑酸治疗是治理GERD的最佳途径,质子泵抑制剂被用于GERD的常规治疗,但仍有一
假装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特殊游戏类型,它与儿童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对于这种联系的方向和可能原因尚存在诸多争议。文章重点讨论了假装与非社会性认知
<正>丹麦自然资源较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机促使一直依赖石油作为唯一能源的丹麦推行能源多样化政策,积极开发生物质能、风能和太
自动浇花系统通过对土壤湿度的实时检测,可以实现不同环境下对不同花卉植物的精确高质量自动浇水。本文基于土壤湿度传感器的信号采集、AD信号转换、单片机的信号处理以及LCD
目的:探讨骨骼肌受压后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递质(substance P,SP)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内的合成、脊髓中枢端末梢的释放机制,观察小针刀针刺的影响。方法
<正> 所谓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指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包阶段和实施阶段,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一定的投资限额以内,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管理
基于2003~2010年中国31个省份的粮食生产和灌溉用水的相关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测算粮食技术效率和灌溉用水效率,进而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SEM)分析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机制
建筑工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备了商品的一般属性,但也有着区别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多、工序繁杂、参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压缩合理工期、低价中标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