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校长是学校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引导者。大学校长角色的演变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以及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密切相关。
回顾自清末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大学校长角色的变化,可以看出由于我国长期实施的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和计划经济模式,使学校依附于政府,依附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指挥,大学校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长这一角色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大学管理体制中形成的教育“行政化”、大学校长“官本位”现象,以及出现的大学校长角色分散、角色定位不清、核心角色缺失等问题,对大学校长提出了新的压力与挑战。
本文旨在从清末开始对我国大学校长的角色进行考察,以北京大学校长为例,运用历史文献法对大学校长角色的演变进行梳理与归纳,以及角色演变的成因进行系统地思考,总结出了一条我国大学校长从清末的国家朝政“职官”、民国时期的教育家到建国初期的政治家、改革开放至今的经营者的主要角色演变路径,对怎样明确定位大学校长角色进行了归纳,以及对以后大学校长角色演变的总体趋势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