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营养亲和群向日葵黄萎病菌特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gjc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日葵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是在向日葵上发生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在我国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甘肃等地区均有发生。本研究对采自我国不同向日葵产区的向日葵黄萎病病株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温度的培养可知黄萎病的发病消长时期及适应力,对其他寄主植物致病力的测定,了解向日葵黄萎病菌对其它寄主的致病性,通过1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向日葵黄萎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向日葵黄萎病菌遗传的差异性。1.不同亲和群的向日葵黄萎病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20d后,向日葵黄萎病菌丝在PDA中的生长速度不相同,菌丝在15℃~30℃均可生长,且生长温度25℃为最适温度,温度在30℃时菌株生长缓慢且菌丝稀疏。不同亲和群黄萎病菌在不同温度培养下,VCG1中的菌株生长速度最快,长势较好;VCG3次之,VCG2的生长速度最慢。2.多菌灵浓度在64μg/ml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不同浓度多菌灵对不同亲和群向日葵黄萎病菌的生长速度有影响,菌落的生长速度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来自VCG2中的7号菌株的耐药性最弱,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1.549μg/ml,对VCG1中的85号菌株的抑制效果最差,EC5o为2.988μg/ml; VCG2、VCG3与VCG1相比耐药性弱且抑菌效果好,对VCG1的抑菌效果最差。3.不同亲和群向日葵黄萎病菌在不同寄主上表现的致病类型也不相同。30株向日葵黄萎病菌株在向日葵以及棉花上表现的致病性最强,对辣椒的致病性最弱。不同亲和群的30株黄萎病菌菌株在向日葵上表现致病性最强的为VCG1,同样在棉花、黄秋葵、苜蓿、茄子、番茄、辣椒上致病性也最强,从病情指数来看,VCG1的致病性也高于VCG2、VCG3。4.通过对100株向日葵黄萎病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研究,ISSR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不同亲和群向日葵黄萎病菌株间的扩增产物,可明显显示出多态性,以对4个引物(889、842、885和818)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根据ISSR标记的数据可得到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其变异范围为0.51-0.97,此数据表明部分不同亲和群菌株间的遗传差异性较大。根据聚类分析图的划分结果从菌株间的亲和性关系分析,同一亲和群的菌株多数可聚在一组,表明100株菌株的划分与其亲和群有明确的关联,遗传上的相似性也因亲和群相同表现出相似性。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40例,随机选取70例作为观察组,另7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溃疡平均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
目的:对静脉采血标本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间在被血液检验科拒收的1013份静脉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拒收原因进行分类分项统计,计算其各自的
信息高速公路将使现存的各种传媒化为乌有,将使现存的大众传播工作者化为乌有。今后中国大众传播业将是小媒介的天下,大媒介不宜发展。本文预测,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
目的 对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在住院患者中的规范使用与管理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100例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外科实施心电监护的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一、概况近年来,由于茶价提高和生产成本增加不同步,茶叶与其它经济作物比价不合理、茶农承包无利可图。针对这种情况,为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我们采用主
为进一步探索玉米高产挖潜的途径,采用普通旋耕、深松、深翻秸秆还田三种耕作方法,研究其对延缓高产春玉米衰老和提高春玉米产量的作用效果。深翻秸秆还田通过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质量,能够有效延缓高产春玉米冠层的衰老,显著提高产量;进一步通过玉米根系扩展深度的研究,明确了各根层根系对产量的相对光合贡献率。试验结果如下:1.与普通旋耕和深松相比较,深翻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高产春玉米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表明,深翻
应用灰色关联度的理论和方法,对51个品种(系)分别从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以及丰产、优质、抗病综合性状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筛选出丰产性较好的品种8个,较优质品种16个,既丰
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股“留日潮”,浙江留日学生就是这股浪潮中的一个部分.在辛亥革命时期,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并为民族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抛头颅,洒热血,奔走呼号,
可溶性有机氮(SON)在陆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受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影响。本研究以福建省中亚热带具有相似地形条件、相同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的两种不同品种(黄旦和福云六号)茶园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H_2O(室温)、H_2O(70℃)和KCl(2mol/L)提取-高温催化氧化法开展不同品种茶园土壤SON含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旨在揭示不同品种茶园生态系统土壤SON特性及其主要影
兴安县有深泥脚田28650亩,渍水,土壤结构不良,属潜育性低产田。采取开深沟排渍并推广垄稻栽培技术,收到显著的效果。垄稻栽培兼养鱼比平作稻谷增产14.9%—38.2%,亩产鲜鱼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