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学生学习自制力问题是困扰学校和教师的重大难题,影响学生学习自制力的因素有很多,且作用机制复杂。高中生马上面临高考,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非常重要和关键,因为这直接关系学生学习的效果。通常而言,学生学习自制力水平越高,在学习过程中的效率也越高,越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基于此,本文以高中生学习自制力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当前阶段高中生在学习方面的自制能力,分析影响高中生学习自制能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自制力,确保学习效果和质量。首先基于已有文献资料中的学习自制力量表,并结合本文的实际需要制定了调查问卷,利用该问卷对1200名高中生开展调研工作。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掌握了当前阶段高中生的学习自制力水平现状。基于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高中生学习自制力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差异、父母教养模式差异、父母关系差异,发现上述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高中生的学习自制力,除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外,其它因素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实验研究,挑选出60名学习自制力较差的高中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对实验组同学连续9周开展针对性课程干预训练,每周课程都设置专门目标和主题,旨在通过干预课程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自制力,对照组学生不采取特殊干预措施。除此之外,两个组的成员都正常参加学校课程和活动。经过连续9周的干预训练,发现实验组成员学习自制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对照组成员在实验前后学习自制力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某些维度平均得分反而出现降低的现象。可见,对学生采取干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最后,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和笔者实践经验,提出改善高中生学习自制力水平的几条对策,主要包括建立异质学习小组、按年级做好学习规划并确保规划方案的可持续性、引导学生养成学习自觉性并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