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户生产行为研究——基于要素投入视角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in1985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问题与国家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一些国家投入大量的粮食生产生物燃料,造成全球粮食需求逐渐增长,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粮食供需紧平衡现象。作为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在世界粮食安全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中国政府农业政策关键目标。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口粮”自给的重要保证。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且水资源短缺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还较弱,水稻生产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危险。这些外在因素主要是通过内化到水稻种植户生产行为上影响水稻产量,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稻种植户生产行为。   本研究以水稻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要素投入角度研究水稻种植户生产行为。首先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水稻生产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计量分析,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要素投入主要分为技术、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技术投入角度我们选择了分析水稻种植户品种采纳行为,对品种采纳行为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计量分析;劳动力投入研究我们选择分析水稻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各主要关键节点所投入的家庭自有劳动力的数量,对水稻种植户劳动力投入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资金投入我们选择了分析水稻种植户是否进行固定生产性投资和生产性投资规模的多少,并对固定生产性投资发生可能性和生产性投资规模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通过这三方面,运用黑龙江地区水稻种植户调研数据研究水稻种植户生产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技术条件下,考虑到劳动力投入与资本投入的替代效应,农户增加劳动力投入对水稻亩产量影响为负值;水稻种植户品种采纳行为决策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步骤:问题识别、需要和欲望、信息搜寻与技术评价、选择与采纳、采纳后感受及其下一轮决策,优质水稻品种采纳在决策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水稻种植户品种采纳行为外部主要受农村文化和价值观念、农户所处的社会阶层、农村基层组织、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影响,内部主要受农户的文化素质、农户自身对新技术的态度的影响;教育年限、水稻种植规模、亩产量、是否外出务工、是否参加相关技术培训对水稻种植户采纳优质水稻品种影响显著正相关,家庭房屋价值对水稻种植户采纳优质水稻品种影响显著负相关;投入来说,地块细碎化程度、地块平均离家距离、家庭年收入结构对农户亩均劳动力影响显著正相关,家庭平均教育水平、农户家庭人均种植水稻面积、家庭是否拥有大型生产器械对农户亩均劳动力影响显著负相关;家庭规模、家庭平均教育水平、耕地面积、家庭经营收入、稻米最低收购价格期望度对水稻种植户是否发生固定生产性资金投入影响显著正相关,非农就业比例、信贷水平对水稻种植户是否发生固定生产性资金投入影响显著负相关;家庭规模、非农就业比例、耕地面积、家庭经营收入、信贷水平、稻米最低收购价格期望度对水稻种植户生产性投资规模影响显著正相关,家庭平均教育水平、家庭住房价值、是否发生灾害对对水稻种植户生产性投资影响显著负相关。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条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广泛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努力提高水稻种植户的教育水平;二是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水稻种植户进行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推动水稻种植技术和品种改良研究,引导农户种植优质水稻品种;四是加大水稻生产支持保护力度,提高稻米最低收购价格;五是促进水稻种植户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创造劳动力转移就业条件,提高农民非农收入;六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确保水稻种植户生产性资金投入供给。
其他文献
创业投资能推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农村,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业创投型企业(指获得创业投资资本的农业企业)是具有生命力的复杂系统,其商业模式选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是国家于2009年9月颁布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试点的一项惠农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可以为我国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奠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长足发展,成就举世共睹。然而,农村环境状况却不容乐观。在污水排放和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不健全甚至没有基本排污处理设施的农村地区,生活排污所造成的非
一、以重新定位职成教育发展方向为核心,奠定乡镇成校建设的思想基础  随着时代发展,房山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呈现出自身发展与时代需求之间的种种不适应。职成教工作如何立足终身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学习化社会建设,如何服务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新型城市化建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广泛调研,系统思考,我们提出了新时期职成教工作的新思路,即“围绕一条主线,搭建一个平台,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