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模型的无绝缘轨道电路可靠性实时评估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redbird_z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绝缘轨道电路能够为区间列车提供控制命令和占用信息,对保障行车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铁路维护部门仍然采用以“计划性维护、故障后维修”为主的维修方式,此种维修方式在维修效果的及时性和维修成本的节约性方面具有明显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和无绝缘轨道电路设备实时状态对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无绝缘轨道电路可靠性实时评估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提出了实时状态下无绝缘轨道电路可靠性模型的建立方法。基于无绝缘轨道电路等效四端网络模型,分别对调整状态下接收器输入电压幅值和分路状态下短路电流幅值最小值进行了建模;根据无绝缘轨道电路室内和室外设备状态信息,对钢轨传输线路、发送器和接收器以及其余组成部分实时状态下的可靠度进行了建模,并对实时状态下无绝缘轨道电路的平均故障间隔前时间表达式进行了推导。  2.提出了失效率条件云的表示方法,建立了外部环境条件与元件失效率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电子设备或元件工作环境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采用云模型分析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失效率条件云及其表示方法,并结合云的基本理论,建立了无绝缘轨道电路室外设备的环境适应云模型,以及室外设备失效率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3.提出了无绝缘轨道电路可靠性云评价标尺的构建方法。结合“模糊理论”中关于隶属度函数的划分原则,并依据相关的铁路信号标准,将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的可靠性划分为“极高”、“非常高”、“很高”、“高”、“较高”、“一般”、“较低”、“低”、“很低”、“非常低”、“极低”共11级,并进一步通过仿真数据说明该划分原则能够准确有效的反映出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可靠性的变化。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古建筑元素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是我国现代建筑发展的根源,要想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合理应用中国古建筑元素,延续古建筑人文理念,沿用古建筑空间设计,基于装饰需求等,应用古建筑符号、传统色彩及吉祥寓意图案。  【关键词】现代建筑;中国古建筑元素;应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虽然说,保存至今的建筑文化遗产数量较少,但很多中国古建筑元素,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