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要求,国家大力支持普高办出特色。有条件的普高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适当开展职业教育方面的教学课程,积极探索普职融通的发展模式。“普职融通”的办学模式是国内当前教育革新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多元化人才理念在教育中的摸索与实践。就国内的实际情况来说,在中等教育期间实施的是双轨并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离的状况已经不再适合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中等教育阶段,无论是普高的学生,还是职高的学生,在加深文化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又面临着职业的选择。打造适合新时期的人才队伍,需要普职融通试点的深入推进。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归纳、整理了国内外在普职融通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给出了本文的探究思路以及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对核心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普职融通的理论基础即教育公平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为教育公平奠定了基础,普职融通使每个人的独特智能被发现,并通过两种教育的融合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第三章美、英、德三国普职融通模式研究。普职融通已成为国际教改的潮流之一。部分国家在普职融通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特色:美国完善的综合高中模式,英国不断修改的资格证书制度,德国普通教育的三元分流。这些都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给国内普职融通提供一些启示。第四章我国新时期普职融通模式研究。首先回顾了我国上世纪初期受西方思潮影响,进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沟通的尝试;然后对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最后详细介绍了我国现阶段普职融通发展中常用的几种模式:校内课程渗透和叠加模式、校际间的合作和互转模式以及综合高中模式。第五章S中学普职融通现状分析及对策。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已启动了普职融通试点工作,进行了有意的探索,但总体来说我国普职融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本章选取了作为普职融通试点学校之一的一所农村中学--S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校普职融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普职融通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依据。普职融通在提高社会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使学生获得了适合的全面的教育,体现了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