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WTO框架下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系统地阐述了WTO补贴与反补贴规则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法律问题,并引用大量WTO案例及各国国内法律实践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证。笔者试图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加深对WTO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的理解,检验中国补贴政策与WTO规则的相符性,归纳总结WTO案例中的法律认定原则及诉讼技巧,提高中国应对外国反补贴调查的能力,并以期抛砖引玉为中国补贴与反补贴制度的学术理论研究、立法完善和实践尽绵薄之力。该论文共分为九章,约28万字。导言部分主要是阐述选题的动机和意义,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范围及不足。第一章为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理论基础与法律演变。本章主要分为四节,系统地论述了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理论基础和法律变迁。笔者通过回顾国际贸易经典理论,剖析补贴与反补贴措施产生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原因,挖掘其内在原因,并通过对补贴与反补贴规则的谈判历史和发展进程的回顾和分析,探究《SCM协定》的渊源、立法精神、条款产生的背景、法律特征、宗旨目标、政策变迁及各成员间妥协、调和及与国际经济外在大环境的互动关系。此外,本章还介绍了各成员国的国内反补贴法的发展历程及目前全球反补贴措施实施特点。第二章为补贴认定标准的法律问题研究。本章结合DSB专家组和上诉机构裁定对补贴加以界定,并阐述了WTO项下补贴分类的最新发展。补贴的专向性的认定是反补贴调查的核心问题,笔者结合DSB案例对专向性的界定要件进行检验分析。还对欧美的国内相关实践进行细致的剖析。本章对补贴的认定标准、计算及专向性测试标准等问题的研究和见解具有新意。第三章为禁止性补贴的法律研究。主要从WTO争端解决的判例对禁止性补贴的法律构成、救济的特殊性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出口补贴的法律和事实上的认定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特别在第二节对禁止性补贴救济的特殊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惩罚性的损害赔偿是存在的。第四章为可诉补贴的法律研究。主要根据《SCM协定》对可诉补贴的法律特征和救济制度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非违反之诉”和“严重侵害”条款进行较为细致的论述,最后还介绍了多哈规则谈判中各成员国的修订建议。第五章为补贴的损害认定及因果关系研究。该部分分为五节,笔者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法结合DSB在相关案件中的裁决,从法理上对国内产业和相似产品的认定、累积评估的方法、因果关系及公共利益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该部分篇幅较长,几乎囊括了所有与损害认定相关的问题,其中对交叉累积评估问题的研究在其他书籍中较为少见。第六章主要从调查实务的角度介绍了反补贴措施执行和实施中存在的重要法律问题。关于如何处理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问题同时征税及避免重复征税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样的论述在其他书籍中较少出现。第七章介绍了与反补贴措施审查有关的问题,如WTO项下的评审标准、行政复审程序及司法审查。笔者探讨了争议较大的评审标准问题以及其能否在反补贴措施中适用。第八章主要对WTO农产品补贴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农产品补贴纪律、和平条款的终止影响及多哈回合谈判暂停原因进行了评述。第九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的补贴和反补贴法律制度,检验中国补贴政策与WTO规则的相符性,由于受国力所限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工业和农业的补贴十分有限,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容易受人以柄,遭到他国挑战。因此,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补贴政策,加大对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知识的宣传,梳理中国现有补贴政策,在WTO框架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补贴政策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最后,本文结合补贴与反补贴问题最新动向,提出中国在补贴与反补贴立法方面需要完善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