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综合措施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2269a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从奶牛产后处理、长期不孕奶牛的治疗和早孕诊断三个方面进行,并结合B-超诊断技术综合缩短产犊间隔。试验一:为了确定LRH-A2和PG对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效果,选择产后适宜的激素处理时间,选用50头年产奶量约8000kg和51头年产奶量约6000kg的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后时间分对照组、试验Ⅰ组(产后2周)、试验Ⅱ组(产后20~40d)、试验Ⅲ组(产后41~60d),分别用LRH-A2、PG进行处理,每组随机选择3头,用B-超观测处理前后奶牛的卵巢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奶牛产后2周用LRH-A2处理,有利于缩短产犊间隔。试验二:试验对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卵巢静止以及产后超过80天没有妊娠的奶牛进行处理,结果显示,清宫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较好;LRH-A2治疗奶牛卵泡囊肿、卵巢静止效果显著;PG对黄体囊肿作用明显; LRH-A2+PG处理卵泡组奶牛使其发情,发情后配种时再肌注LRH-A2可以提高奶牛受胎率;PG+亚硒酸钠维生素E处理黄体组奶牛可以提高奶牛受胎率。试验三:用B-超对123头配种后40d未返情的荷斯坦母牛进行早孕诊断,对确诊为空怀的母牛,根据子宫和卵巢的状况,分别用生殖激素进行处理发情,结果表明,在配种后28~35d进行早孕诊断并及时处理空怀母牛,有利于缩短产犊间隔,提高牛群繁殖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对PET-CT检查中患者配合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方法:将受检者按年龄病种病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