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条件下干扰对齐技术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71518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通信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系统所支持的信息传输速率、频谱利用率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但随着用户数目的增加,干扰也越来越成为影响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合理的干扰抑制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2008年,V.R.Cadambe等人提出了干扰对齐技术。因其能在抑制干扰的同时,保持合理的信号自由度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发送端设计预编码矩阵,使得在每个接收端干扰被限制到同一线性空间,而将剩下的线性空间当做期望信号空间,接收端通过迫零矩阵消除干扰。本文的主要工作从干扰对齐的可行性条件出发,为了既保证干扰的消除,又能获得更好的自由度的性能,根据十扰对齐的可行性条件,论文分析了部分干扰对齐与干扰检测技术;干扰对齐需要根据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设计预编码矩阵,这对发送端的信道状态信息准确性提出了极大的要求,但在时变的信道中,由于有限反馈和延迟反馈,准确的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基本是不可能获取的。为此,论文重点分析了由于有限反馈和延迟反馈所引起的非理想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条件下的干扰对齐技术。首先,论文分析了干扰对齐的基本原理、迭代干扰对齐、轮流最小值干扰对齐。无符号扩展的干扰对齐可行性条件表明:在对称系统中当用户数K≤(M+N)/d-1(M和N分别为收发天线数,d为自由度)时每个接收端能完全对齐干扰,否则将会有残留干扰存在;在非对称系统中,当(K为用户数目,Mk和Nk分别收发天线数,dk为自由度)时,干扰在接收端定不能完全对齐,有残留干扰存在。根据干扰对齐可行性条件和干扰检测方案,在存在路径损耗的干扰信道模型下,论文设计了一种动态的部分干扰对齐技术方案,对于残留的干扰采用干扰检测处理。相关分析和仿真表明,部分干扰对齐干扰检测能获得更好的自由度性能,并且与随机PIAID、迭代IA.Max-SINR IA(?)目比有更好的误符号率性能。其次,针对由于有限反馈所带来的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问题,论文首先研究了两小区两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多址干扰信道模型,分析和比较了完美反馈、有限反馈条件下干扰对齐的技术实施方案,并着重分析了有限反馈引起的和速率损失以及有限反馈条件下和速率下限。研究结果表明,在有限反馈条件下,只有在反馈位宽足够大时干扰对齐技术才能获得优于传统的TDMA系统性能;反之,不准确的干扰对齐会导致干扰对齐性能急剧恶化。其次,针对多输入多输出干扰信道模型,考虑信道的空间相关性和路径的损耗,研究了动态量化信道矩阵的有限反馈,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同时考虑了信道的相关性和路径损耗,采用动态量化的有限反馈能改善和速率性能。最后,针对由于延迟反馈所带来的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问题,论文首先分析了块衰落信道模型下基于迫零波束和MAT方案的干扰对齐技术,给出了迫零波束和MAT方案各自的自由度。论文分析表明,块衰落模型下采用时空干扰对齐(STIA)技术在发送天线数M=2,用户数K=3,延迟率0≤γ≤1/3时仍能获得与迫零波束相当的2个自由度。论文在分析适用于块衰落信道模型的时空干扰对齐技术的基础上,讨论了一般情况下的时空干扰对齐技术应用方案。论文分析结果显示,在用户数为K,天线数M=K-1,延迟率0≤γ≤1/K时,块衰落信道模型下时空干扰对齐技术仍能获得K-1的自由度,显著优于ZF-TDMA和ZF-MAT。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系统。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应用在军事、环境
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技术的出现层出不穷。由于P2P技术具有内容分发的高效性与系统的高扩展性,P2P应用在互联网中迅猛发展,涌现出许许多多基于P2P的新应用,如即时讯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应用的不断涌现,各种数据呈指数模式增长。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快速安全地将其分发到众多的网络用户引起人们的研究。P2P网络作为分布式网络,突破传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调制技术,由于可以在无线环境下有效克服多径衰落的影响,并且具有较高的频率利用率,长期以来在通信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OFDM技术已
随着系统仿真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宽,计算机仿真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世界各国在原有单一协同仿真技术不能满足其需求的情况下,开始深入地研究HLA技术用于复杂产品间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普及,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也越来越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虽然网络化与数字化的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了
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移动电话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正是由于其使用的广泛性,使得移动通话记录成为最能反映一个人日常行为的载体,通过对移动通话记录的挖掘
随着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网络传输的视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我国在数字音视频产业发展方面一直受制于国外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每年都要支付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最早提出来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GPS接收机类型包含授时型、定位型、高精度型等特定用途的接收机。近几年,BDS卫星导航系统已经面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即将建设
Chirp信号作为一种非平稳信号,在雷达,通信,声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 Chirp信号参数估计和时频移估计常用于通信系统中的精确同步、信道估计和补偿,以及雷达系统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