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冠心病发病率也在逐年提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最近十年冠心病已居世界十大死因首位。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冠心病中介于急性心肌梗塞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种状态,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甚或猝死,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深入研究的热点。目前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是在多种危险因素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炎性不稳定斑块所致。Chemer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具有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且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是联系血管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桥梁。近年来人们对UAP的诊断及其治疗的研究有很大的进步,而介入治疗的出现弥补了冠心病药物保守治疗的不足,其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对症状的缓解效果明显等特性致使其迅速发展及推广,但是UAP患者PCI术后的炎症反应已成为关系介入治疗疗效的显著问题[1-4]。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对于冠脉支架置入的患者给与早期识别支架置入后炎症反应有益于患者的危险分层和早期的干预治疗[5-6]。本实验旨在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24小时血清内Chemerin水平的变化,以期其为支架植入术后早期血管内的炎症反应提供依据。方法:1据201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修订的诊断和治疗指南,选取2015年1月-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四科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6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6例;未接受支架植入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组2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8例为正常对照组。2取病人术前30min、术后2h、10h、24h肘静脉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各组各时间段血清Chemerin水平。3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计量资料间差异的比较采用F检验,两组计量资料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支架置入后2h、10h、24h各时点血清内Chemerin水平较置入前30min逐渐上升;2冠脉造影组、正常对照组术前30min、术后2h、10h、24h血清内Chemerin水平无明显变化。3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冠脉造影组血清内Chmerin水平各时间段皆高于正常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各时间段Chemerin水平高于冠脉造影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各时间段Chemerin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4支架植入前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冠脉造影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支架置入后24h血清内Chemerin水平逐渐上升;未植入支架者无明显变化。Chmerin可能参与了支架术后的炎症反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