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源》编辑出版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da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辞源》作为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大型辞书,是商务印书馆标志性的品牌辞书,也是我国近现代编辑出版工作最值得骄傲的成果之一。从1915年《辞源》正编出版至2009年《辞源(修订本)》建国60周年纪念版的发售,期间历经多次修订多次再版。因时代背景不同、客观环境不同,不同版本《辞源》的修订的目的意义各不相同,方向也各不相同,特别是1958年开始的建国后的首次修订,更成为《辞源》修订工作的重要分水岭。  《辞源》的百年编辑出版历程,不仅记录着我国出版先驱在艰辛中不断进取,在困难中百折不挠,更闪烁着前辈们的智慧火花与独特的创造力。但无论是已经集合出版的论文集,还是散见的论文,其主要研究内容要么集中在对于《辞源》词条内容辨析、表述、书证等细节研究,要么概括性地论述百年来《辞源》出版的情况,或者从参与编辑的角度讲述编辑的困难等,缺少具有连贯性、全面的、纵横交错的整体梳理与回顾。  本论文主要应用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包括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历史比较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定量定性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结合个案研究法,对《辞源》不同版本之间进行比较。笔者对不同版本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搜集与整理,量化研究《辞源》出版至今各版本之间的优劣,试图以宏观的视野,梳理《辞源》百年来的出版编辑变迁。通过对多个版本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力求反映百年《辞源》编辑出版的全貌,为今后的修订与出版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通过梳理《辞源》出版变迁的历史,进而所折射出时代变迁的脚步。
其他文献
媒体评论的公共性是衡量媒介公正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标准。但纵观我国媒体评论的实践史和学术研究史,媒体评论的公共性话语还是一个待建构的问题。本文以此为逻辑起点,运用哈贝马
新闻是受制于一定的框架被生产出来的,这点塔奇曼在她的《做新闻》中详细地阐释,媒体在建构事件图景的时候受制于社会、政治、市场等既定的框架,受众对于事件难道完全依靠媒体建
河北省总人口约6700多万,其中农民人口约5300万,农业的兴衰对于河北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强和新媒体对农村人口冲击的不断加深,涉农电视节目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