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镍纳米晶的可控合成与组装及其电催化制氢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ow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氢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制氢技术,但是该反应需要高效的催化剂。铂基贵金属材料是活性最高的制氢催化剂,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并且稀缺,难以实现工业化。因此开发低成本和丰富储量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非贵金属磷化镍为研究对象,围绕着磷化镍纳米晶的可控合成与组装规律及其电催化制氢性能展开研究,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磷化镍晶相和尺寸可控合成的方案,并揭示了不同微观结构的磷化镍与电催化制氢性能的构效关系。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材料复合、组分调控及元素掺杂等策略,设计了一系列高效、低成本且具有新颖结构的磷化镍基制氢催化剂,旨在进一步提高磷化镍基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论文研究结果不仅对于类贵金属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促进磷化镍基催化剂在大规模电解水制氢进程中具有积极地推动意义。首先,研究了金属有机磷化法、金属磷化物前驱体法合成磷化镍纳米晶的过程。以乙酰丙酮镍为Ni源,三苯基膦为P源,油胺为还原剂,合成了一系列单分散的磷化镍纳米晶。详细考察了P:Ni前驱体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还原剂油胺浓度以及不同添加剂等反应条件对产物晶相和尺寸的影响;以二氯双三苯基膦合镍为单一前驱体,在油胺作用下一步合成了不同微观结构的磷化镍纳米晶。首次将有机金属磷化物引入磷化镍纳米晶的制备过程,提出了磷化镍纳米晶的生长机理:―成核-磷化扩散-聚集生长‖机理。该方法简化了实验步骤,提高了产率。其次,在认识磷化镍的可控合成规律的基础上,合成了三种不同晶相的磷化镍(Ni12P5,Ni2P,Ni5P4),研究了不同晶相磷化镍纳米晶对电催化制氢性能的影响机制,探讨了晶相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晶相的磷化镍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其活性大小顺序为:Ni5P4>Ni2P>Ni12P5。这主要归因于其Ni的电子性质和P的集团效应的不同,Ni5P4中Ni带有最高的正电荷且P具有最强的集团效应,因此其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为了提高磷化镍催化剂的电催化制氢性能,采用液相原位组装法,成功合成了不同纳米结构的磷化镍与不同类型碳基材料(碳纳米管、碳纳米球、氮掺杂的氧化还原石墨烯)的组装体,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分别评价了复合材料的电催化制氢性能,研究了不同晶相磷化镍、不同碳材料的含量及氮的掺杂对电催化制氢性能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碳基材料的引入可以大幅度提高磷化镍催化剂的电催化制氢性能。这是由于碳基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电导率,并且与磷化镍纳米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可以有效地提高磷化镍纳米粒子的分散性,暴露出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此外,研究还发现,经过氮掺杂的氧化还原石墨烯,能够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性能,这是由于N的引入,一方面形成了吡啶和吡咯的C-N物种,该物种也可以作为制氢反应的活性中心,促进反应的进行。另一方面N比C更有利于与H+相结合,因此反应更易进行。最后,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调控活性组分策略提高磷化镍基催化剂的电催化制氢性能。采用液相原位组装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Co含量的CoxNi2-xP/CNTs催化剂,并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结构、形貌、组成等进行剖析,分别研究了不同含量Co的引入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含量的增大,Ni2P的晶体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当Co引入较少时,Co只是取代了Ni2P晶体结构中Ni的位置,发生了同晶取代效应。随着Co含量的增加,Ni2P晶体结构被破坏,形成了CoP和Ni2P的复合晶相。由于该复合晶相的产生,并且与CNTs之间存在强烈的协同作用,促进了电催化制氢反应的进行。此外,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进行了量化计算,详细研究了化学反应动力学路径和制氢过程中氢原子吸附能垒变化。结果表明,Co2-xNixP/CNTs催化剂高效的催化活性来源于单个吸附态的H具有较好的迁移能力以及形成自由H2分子所需要较低的能垒,计算结果从理论上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结果。
其他文献
总结了含氧化合物的主要红外光谱特征,讨论了其红外特征与结构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所有含氧化合物,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其红外活性都是很大的,表现为强宽的吸收峰,这为
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着不同的思维方式,研究表明侗族地区数学文化是典型的古代中华民族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数学文化,叉基于母语的影响汉语教育水平不高,民族心理素质、教育背景和
针对步进式加热炉炉门升降装置的设备故障,通过分析原因,利用简便可行的方式,实际解决了炉门升降装置轴向窜动的问题,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安全可靠。
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快速发展,空间碎片的数目呈急剧上升的趋势。为了保护在轨运行的航天器的安全,需要对空间碎片进行观测、定位。目前对空间碎片的观测、定位方法可大致分为地基观测与天基观测两种方法。相比于地基观测,天基观测探测范围更广,不受大气、天气影响,信号信噪比高等优点。因此,本文采用星载可见光相机与激光测距仪相结合的方法,对空间碎片进行探测定位。本文针对空间碎片的星载可见光成像轨迹特点,设计了碎片成
研究了知识联盟R&D投入与绩效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知识势差的知识联盟R&D投入与绩效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数学分析。研究认为:知识势差是知识联盟的成因,它从根本上影响着R&D投入与绩效
减速器是抽油机的核心部件,传动效率是衡量减速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了减速器在不同输出转速、不同传动比、不同负载率、不同制造厂家等参数与条件下传动效率的变
区域自然资源是由各资源要素及其运动过程所形成的复杂系统.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甘肃省自然资源的空间组合特征进行定量研究.文章认为甘肃省
1Wiley InterScience(英文文献期刊)Wiley Interscience是John Wiely& Sons公司创建的动态在线内容服务,1997年开始在网上开通。通过Inter—Science,Wiley公司以许可协议形式向用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情况进行探究,以史为鉴,提出了东京奥运会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几点启示。
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江苏继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以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是江苏境内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