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挂金灯为茄科酸浆属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它都被作为一种药用植物而被人类所利用,但是人们都忽略了它的观赏价值。挂金灯是一种优良的观果植物,到了秋天果实变得通红,具有很大的园林开发潜力。本文通过对挂金灯的抗旱性、耐荫性及园林应用研究,为今后挂金灯利用到园林中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⑴、通过对安徽太平县野生挂金灯的调查,了解记录了挂金灯的野外生境等情况,在不对野生挂金灯资源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移栽,存活率达到90%。⑵、抗旱性实验方面。本研究在对挂金灯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时,以挂金灯形态、电导率、保护酶含量变化等一系列特征性指标,对挂金灯抗旱性及其机理做了初步分析。通过对挂金灯形态的观察显示,水分胁迫处理20d后,植株半致死。在叶片保水力方面,表明水分胁迫对挂金灯的叶片保水力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水分胁迫实验开始10d以后,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速度显著变慢,相对电导率升高的速度加快,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叶绿素a/b的值都开始下降,SOD的活性由增加变为减小,MDA的增加速度显著加快,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逐渐降低,这都说明10d以后的各项指标都不利于挂金灯的正常生存。综合表明,停止水分供应10d即土壤含水量在10%左右时,是挂金灯所能忍受的最大极限,挂金灯具有一定的抗旱性。⑶、耐荫性方面。在遮荫条件下,挂金灯的叶长和叶宽都比对照有显著增加。实验处理经过90d后,挂金灯的叶绿素含量为遮荫75%条件下的最多,且遮光下生长的叶绿素含量都大于对照。光合日变化曲线表现出荫生植物明显的“午休”现象。遮荫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都大于对照且遮荫75%的挂金灯光合速率最大。在对叶绿素荧光的测定中,和其余处理相比,75%时Fo和NPQ最小,Fm、Fv、Fv/Fo、Fv/Fm、qP的值最大。对照的Fo和NPQ值要大于遮荫条件下的,而且Fm、Fv、Fv/Fo、Fv/Fm、qP的值要小于遮荫条件下的。实验各处理经过90d后,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遮荫75%的最高,而且对照的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要小于遮荫条件下的。遮荫75%的MDA含量在所有处理中排名倒数第二,对照的MDA含量虽未最大,但是排在第二位,含量较大。综合表明,挂金灯比较适合在遮荫条件下生长,且最适合在遮荫75%的遮光度下生长,有较强的耐荫性。在园林绿化中,园林设计师可以将挂金灯应用在适度遮荫的环境。⑷、园林应用方面。综合挂金灯的物候期、观赏特征、水分胁迫及光照胁迫适应性的研究得出,可以将挂金灯应用于园林绿地的不同环境中,例如花境、花带、林缘、林下、滨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