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压缩标准H.264关键技术的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q2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264是ITU-T的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的MPEG(活动图象编码专家组)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开发的一个新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它既是ITU-T的H.264,又是ISO/IEC的MPEG-4的第10部分。新一代标准H.264可以得到更好的压缩图象效果、拥有更多的功能和更大的灵活性。本文在研究多媒体发展的状况和视频压缩的基本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验详细研究了H.264协议的多模式的运动估计、帧内预测和整数变换等方面的技术。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 1.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列变换、行存储的新方法。在研究H.264整形变化和量化的基础上,根据整型变换算法特点并灵活配合TMS320C6416 DSP的打包和半字型操作指令,采用列变换、行存储的方法对程序进行优化,行变换与列变换共享同一代码段,节省了代码空间。运算速度比优化前提高了62%; 2.改进了菱形快速搜索算法。研究了基于块的运动补偿技术;根据视频图象的运动矢量的中心偏移特性和相关性,并结合H.264视频图象的特点,对原有的菱形快速搜索算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综合搜索算法在降低编码时间和保证图象质量两个方面达到了较佳平衡; 3.对H.264帧内预测算法进行了编程实现,并给出了相关部分的仿真结果,结合实验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4.详细介绍H.264的去块滤波系统,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系统在提高图象质量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5.在借鉴H.263系统编码框架和TML9编码程序设计模型基础上,用Visual C++工具开发完成了H.264软件编解码系统。文中介绍了关键算法的实现,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业务正逐渐由单一的语音通信转变为涵盖语音、数据、图像和视频的综合多媒体通信。在此背景下,支持多业务应用和网络融合的下一代网络
正交频分复用(OFDM)以其频谱效率高,对频率选择性和多径信道抵抗能力好等特点,近年来成为无线通信领域里的研究热点。以OFDM调制为基础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是新一代的无线
无线数据传输从2000年开始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各厂商纷纷涉足,使无线产品技术与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无线视频传输是无线网络发展至今最为广泛的应用之一,它将成为视频传输
雷达回波信号中,除幅度、相位和多普勒频移外,还存在第四特征——极化信息。近年来,极化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已受到普遍重视,极化雷达应运而生,且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接收信
目前,随着激光技术和微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分数傅里叶变换(FrFT)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工具在光学、光通信等领域迅速得到应用;同时,纳米光子技术作为当前光子学领域里面的研究热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