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世光是中国一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钢琴作品上。他创作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期(60年代—70年代末)、发展期(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和成熟期(80年代中期以后)。在这三个不同的时期里,他所创作的作品风格也不尽相同。他最主要的创作大部分都是钢琴作品,且在他的作品创作中最重要的是运用了“中西结合”的创作方法。本文选择了崔世光的钢琴作品系列《崔世光钢琴作品选集》中具有山东民族民间特色的《山东风俗组曲》。这是一套有六首钢琴小品组成的钢琴独奏作品,这六首钢琴小品分别是《乡土小调》、《对花》、《南飞雁》、《诙谐曲》、《细雨》、《花鼓》。在第一首《乡土小调》中,作曲家主要描写了山东有山,有水的自然风光;第二首《对花》是用“对花”的形式来表现民间的歌唱形式,“对花”是我国北方民间对歌最常用的一种题材“对花”表演时,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它的演唱形式也很多样,有的用乐器伴奏,有的以锣鼓为伴边舞边歌;第三首《南飞雁》是描写了山东的自然现象;第四首《诙谐曲》主要是表现了山东人不仅有豪放、直爽的性格特点,还有幽默风趣的一面;第五首《细雨》,主要描写了山东在春秋季节中下雨时的情景;第六首《花鼓》主要描写了山东地区每逢重要节日时,人们那种欢天喜地的场面,配有花鼓的鼓点,表现了人们快乐幸福的生活。本文主要从四个层面来论述笔者的选题:第一章主要是对崔世光的个人简介和他的创作作品的介绍。在崔世光的创作生涯中,不仅有钢琴独奏的作品,同时还有钢琴协奏、双钢琴的创作作品,而且他的这些作品都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创作特点就是将中西方的音乐创作风格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创作特点使他的作品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反响。第二章是对《山东风俗组曲》在音乐本体上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对作品中和声和调式调性的分析与把握,来更加深入的了解作品中所要反映的各种场景,以及作者要表达的不同情感。第三章是本文的一个主要论述内容。对崔世光钢琴作品《山东风俗组曲》背景分析以及与山东民族民间文化的联系。首先是对每首钢琴小品的创作的背景进行了分析,然后是通过它与山东民族民间文化的联系的研究,从山东方言、传说、诗歌、民歌和民族乐器这些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研究。第四章是对《山东风俗组曲》的演奏分析,通过对每首钢琴作品的演奏,从中能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带给人们不同的音乐感觉,同时从中去体会作者对于山东的不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