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是21世纪的重要特征之一,信息化的时代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最基础、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就是信息处理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中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其主动获取学习信息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教学信息通常有图、文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本论文在分析了图文信息转换教学的理论基础后,从生物教材中图表的比例、地位、作用入手,通过问卷调查、教学实践,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及前后测比较,初步探究了在中学生物课堂进行“图文信息转换教学”的不同教学策略,并对教学策略实施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测。对国内外关于图表教学方面的理论研究综合分析表明,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表类型、学生的心理认知以及对教师的要求,并力求三方面配合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图表。国内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注重于在考试过程中的图表及信息转换能力的应用,实际教学案例较少。本研究从实际教学案例入手分析了高中生物课程中图表的特点、分类、功能,在介绍图文信息转化教学的目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五种图文信息转换的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生物教材的相关图表,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深化;(2)借助多媒体课件,训练学生读、解、绘图能力;(3)运用习题、试题中的图表情境,进行拓展深化;(4)运用生物图表解决教学难点和强化教学重点;(5)加强对学生图表学习的指导。并运用这些策略来辅助高中生物教学。“图文信息转换教学”实践前高一学生和高中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表明教师虽然较为注重图表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但是应用不是很广泛,而学生对于图表的认知情况表现一般。结合图文信息转换策略进行实践教学,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及成绩测评,结果表明,图文信息转换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效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