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茂古道沿线聚落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1983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茂古道是连接川中盆地与西部高原的纽带,一条历时千载的军事要道、商贸通衢和民族文化长廊。它起始于都江堰,穿越了阿坝州的汶川、茂县,终止于松潘,多民族文化在古道上相互影响,造成了古道沿线聚落、建筑独特的文化性格。对他们进行研究有一定的价值。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内地化进程中的四川藏区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的子课题。松茂古道促进了其周边聚落的产生、发展,给聚落带来政治、经济、文化精神层面影响的同时也深深的带来了其聚落空间、建筑等物质层面的影响。古道聚落文化是各种外来文化沿古道传播而来,在聚落中融合表现出来。而它在沿线聚落中影响深浅度不一,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离文化传播源越近受到的影响越大,在聚落建筑文化上表现得越突出。文章对不同类型的聚落从聚落空间、建筑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聚落的形态,以及形成聚落形态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方面的,也包括社会环境的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因素中包括外来文化影响、宗教、战争防御、习俗、血缘等,正是这些不同的机制才形成了不同的聚落形态。建筑方面研究该聚落建筑的空间、构造、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并研究其建筑文化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在大量研究沿线聚落的基础上,对聚落形态及建筑类型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出其发展规律:在离松茂古道较远的高山、半高山聚落多为传统聚落形态特点,多数成以碉楼为核心的团聚形态。而离古道近的聚落其聚落形态越表现出均质构图方式,聚落无核心亦无碉楼。而对建筑来说,在离古道远的地区建筑类型多为传统的干栏式建筑,其建筑细部受到不同建筑文化的影响。而离古道近的建筑多为地面式建筑,建筑文化表现出多元化,且外来建筑文化占上风,建筑文化呈区域分布。在文章的末尾还分析了建筑文化呈区域分布的自然、社会因素。总体来说聚落、建筑它并不是静态存在的,它是在环境的土壤中成长,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随之变化,呈现出动态的生长状态。
其他文献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对刻蚀线宽要求越来越窄,等离子体刻蚀已成为亚微米及以下尺度最主要的刻蚀技术。通过对刻蚀工艺过程的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为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刻
剪切增稠流体(Shear Thickening Fluid, STF)是非牛顿流体中的一种,也称之为膨胀性流体,是一种新型的Smart(智能)材料。一般在正常状态下即没有外力作用时剪切增稠流体材料表
本文以郁达夫小说理论与批评为研究对象。郁达夫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也是性情率真的小说理论批评家。本文主要以郁达夫的小说理论专著《小说论》与《历史小说论》以及相
林业部最近组织工作组,对大兴安岭、牙克石、黑龙江和吉林林区的五个林管局及其所属十几个林业局有关推行经济责任制中机械设备承包的形式、内容、考核、奖惩等管理情况进行
草原文化是吉林西部地区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记载,草原历史文化记录了吉林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是草原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吉林西部草原文化这种能
中国与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合作研究中国水稻研究所谭菁,应继锋国际水稻研究所1960年由福特与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创建,并得到许多国家和政府的支持,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60年代培育成功以
目的:探讨艾灸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的效果;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80例采用纯艾条灸至阴穴,对照组70例采用胸膝卧位。结果:治疗组治疗15次后治愈73例,总有效率为91.2
西周至春秋时期,安徽的江淮地区兴起很多小方国,其中皋陶的后代在此建立的包括舒、龙舒、舒鲍、舒庸、舒鸠等众多偃姓方国合称为群舒。其地理位置大约在“淮水南,大江北,如今
目的 :观察收敛、止血、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 6 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 40例采用四方胃片组(乌贼骨、浙贝母、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