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游移是当个体的注意力从当前主要任务或外部任务中脱离,并指向内部生成的思考和想法的心理过程和状态。但研究者在要求被试进行主动和被动的思维游移报告的过程中发现,思维游移存在可以被意识和控制的成分。研究者根据个体的控制或者意识参与程度将这两种类型赋予了可操作化的名称:自主性思维游移(Mind wandering:Deliberately)和自发性思维游移(Mind wandering:Spontaneously)。本文首先对自主性、自发性思维游移量表的中文版进行了修订,该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自主性思维游移量表(MW-D)和自发性思维游移量表(MW-S)。总体量表和两个分量表的信效度良好,适合用于中国学生。使用自主性、自发性思维游移量表,以及中学生学业情绪量表,调查了375名中学生。将自主性思维游移和自发性思维游移做了区分,考察两种思维游移对学业情绪的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1)自主性思维游移与积极学业情绪总体呈正相关,但是无法预测积极学业情绪,自主性思维游移对学业情绪不存在预测作用。2)自发性思维游移与积极学业情绪总体负相关,与消极学业情绪总体正相关,自主性思维游移能够抑制积极学业情绪,预测消极学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