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电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创新都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而各种国际、区域、次区域、多边和双边谈判,使得关税、数量限制,市场准入限制等问题对贸易的影响持续降低,贸易自由化取得了大幅度的进展,管理国际贸易的各个政府部门繁琐的、互不协调的手续要求和复杂的、彼此重复的单证要求对贸易商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开始得到突显,贸易便利化开始作为一项“非关税措施”日益受到众多国际组织和各经济体的关注和重视。数十年来,众多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都一直致力于消除“贸易的非效率化”,实现更加便捷、协调、透明的国际贸易程序。作为有着“经济联合国”之称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也自1995年开始对该问题予以关注,展开了一系列的调研与分析,并最终将其纳入新一轮“多哈回合谈判”的议题之列。就中国而言,贸易管理程序的改善和便利条件的提供一直是中国不断努力的目标。作为一个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贸易大国,贸易便利化同样对于中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多哈回合贸易便利化议题谈判研究》为题,正是希望能够在WCO、APEC等其他国际组织在此问题上的相关探索的基础之上,探讨贸易便利化的价值,分析多哈回合谈判中贸易便利化议题谈判中的相关议题及各方分歧,并最终落脚于中国的实践及立场,对中国在“多哈发展议程”中该议题谈判上的应有之策及推进贸易便利化实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文章共分为四章,共计四万多字,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贸易便利化概述》在首先分析贸易便利化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认为贸易便利化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从本质上讲广义贸易便利化概念符合贸易便利的实质,但从现在性角度而言,WTO谈判下的贸易便利化目前之应该限于狭义概念。接着作者结合对其他国际组织的研究。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作者在对贸易便利化措施实施产生的成本与收益做出了分析,指出从总体上看贸易便利化是促进发展中国家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工具,各种支持能力建设和保证贸易便利化措施有效实施的措施,能促进经济发展并帮助发展中国家从贸易中获益。第二章《WTO及其他国际组织贸易便利化进程研究》探讨了了其他国际组织在该领域内作出的诸多努力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WTO现有框架下涉及贸易便利化条款存在的诸多问题及WTO关于贸易便利化议题谈判进程的基础上,指出在WTO框架谈判建立一个多边贸易便利框架实属必要,WTO是进行多边贸易便利规则最佳场所,但同时WTO无力独自推动贸易便利化进程,在该领域内需要更加重视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借鉴有益经验。第三章《多哈回合贸易便利化议题谈判相关问题探讨》是文章的核心,作者首先承接上章,探讨了“新加坡议题”中仅仅保留贸易便利化议题的原因,同时认为“新加坡议题”的命运反映了WTO在贸易与发展、贸易与非贸易问题上的反思。第二节作者探讨了“七月框架”中贸易便利化议题谈判模式文件的特点,指出“模式文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对规则法律效力的模糊化处理也为实质性谈判增加了难度和不确定性。第三节作者对各方就谈判中涉及的主要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就各方分歧的实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问题包括(一)在有关GATT1994第五、八、十条的澄清方面;(二)在规则的法律效力之争; (三)发展中成员特别关注的问题,如成员贸易便利化需求和优先领域、技术援助及能力建设支持。第四节探讨了在贸易便利化谈判和实践中各方应当贯彻的基本原则。本章最后对“多哈回合”中的贸易便利化议题的前景作出了判断,认为第四章《贸易便利化之于中国》落脚于中国的实践,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推进贸易便利化进程而作出的诸多努力进行了肯定,并对中国在WTO贸易便利化谈判应持有的态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