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枇杷优良单株—苏白1号的选育及其分子鉴定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沙枇杷是初夏成熟的主要鲜果,其优美的外观,可口的风味,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而被视为名贵珍品,其果材两用,四季常绿,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自1992年以来,在苏州洞庭山地区加大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护力度,从中发现了一株优良单株。同时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了鉴定,其结果如下:1.通过对本地枇杷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发现一个优良单株,命名为“苏白一号”,是由实生变异而来,经过观察其果实大,平均单果重达39.2克,最大单果重可达56克以上。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达14.5%,可食率高,达69.8%,肉质细腻多汁,风味浓,成熟期较晚,比其它品种要晚成熟1周左右。2.用5’锚定PCR技术分离出32个枇杷特异SSR位点,对其中适合设计引物的28个位点设计了相应的引物,并分别与对应的5’锚定的简并SSR引物配对,应用于5个枇杷品种的基因组PCR扩增。结果表明:27条引物在5个受试枇杷品种中有扩增产物,其中24条为可用引物,另外3条引物因为扩增产物不符合SSR标记的特征不能用作SSR标记的引物。3.利用ISSR-PCR方法对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的4个品种和1个新株系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选用11条引物扩增出47个DNA片段,其中35个片段呈现多态性,占总扩增片段的74.5%。依据扩增结果进行遗传距离分析,构建了亲缘关系图。研究结果表明:根据ISSR分析结果把枇杷4个品种和“苏白一号”分为2组,“苏白一号”与冠玉和青种的亲缘关系较近。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报纸
黄瓜是人们饮食中常见的蔬菜种类之一。在食用中的口感十分爽脆,食用具有一定的美容瘦身功效,因此十分受大众的喜爱。当前,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黄瓜作为需求较大的蔬菜,在市场销售中对其质量的要求也在随之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在黄瓜种植时的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对其在种植过程中所发生的病虫害展开研究,以此提出有效的防治技术应用,促进黄瓜质量的提升。  黄瓜属葫芦目葫芦科植物,作为市场中常见的蔬菜
在CS载药微球和n-HA载药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复合药物载体材料,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得CS/n—HA复合微球,并采用SEM、XRD、IR及激光粒度测试等手段对复合微球进行分析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前,有线电视技术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世界广泛应用。在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已经覆盖了大部分的城市、乡镇和农村。我国有线电视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初,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我国有
成都市医保局深刻领会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的要义,注重处理好创新与稳定、民生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着眼于集中采购机制的行稳致远,构筑起和谐包容、高效平稳的集中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采用浸渍法在未抛光的硅衬底上涂抹一层NiCl2薄膜,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出高质量的GaN纳米线和纳米棒。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高分
枇杷是原产于我国的优良果晶,枇杷果实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度,又正值水果最缺的初夏上市,故深受消费者喜爱。大多数枇杷品种核多,严重降低了枇杷可食率以及食用的方便性,影响了枇杷
考察了增容剂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PP-g-MMA)对聚丙烯/硅灰石(PP/W)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用Avrami、Oza-wa、Mo、Dobreva、Kissinger等方法对非等温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