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连动句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自赵元任首次正式使用“连动式”以来,吸引了诸多语言学者的关注。通过梳理相关连动句研究成果发现,前人对连动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句法和语义两大层面,很少涉及连动句词汇与句法间关系的研究,本文在语义语法学理论的指导下,同时借鉴“句法—语义”接口中词汇对句法的制约以及句法对词汇的反制约理论,基于标注语料库,重点考察连动句的词汇语义与句法语义的互动制约关系。本研究不但为汉语本体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连动句的语言信息处理提供了助力。根据前人对连动句界定范围的考察以及本文研究目的,我们对现代汉语连动句进行严格界定,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对象并建立相应的《连动句V1词表》,共包含四大类17个动词,在每个动词词元中筛选100条符合研究条件的例句,并参考《句法语义范畴标记集》(李葆嘉、孙道功2011)对筛选的语料进行句法语义范畴标柱,构建“连动句的标注语料库”。同时,本文还根据《词汇义征标记集》(2689个)和《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76个),在词汇语义和句法语义两方面对四类连动句V1进行词汇义征分析和句法范畴义征分析,这为连动句接口中词汇语义和句法语义的互动制约提供了理论支撑。在连动句V1词汇语义对句法语义的制约层面,研究发现,词汇语义在连动句句法结构的组合对象、组合框架和角色范畴句法实现位置三方面具有底层制约作用。首先,连动句V1通过词汇义征对连动句中的组合对象产生制约,特别是处于同义场的词汇义征细小差异直接导致具体组合对象差异。其次,将连动句V2考虑在内,动词的词汇语义特征制约连动句组合框架类型,共形成了181小类726种句模。连动句组合框架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主要是由于位于同义场的V1受区别性义征制约,对名词性成分与之同现的强制度不同。此外,动词(包括连动句V1、V2)词汇语义特征同样对外层角色的类型和出现频度产生影响,特别是义征序列模式中存在的外层角色,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出现频度。最后,相同语义角色虽然存在多种句法投射位置,但受动词(包括连动句V1、V2)词汇义征制约,总是优先投射其原型位置,并在句法投射中存在优先选择序列差异。在连动句句法语义对词汇语义的反制约层面,本文一方面考察句法对词汇的语义需求限制,具体来说,连动句V1句法范畴义征在定指度、生命度方面对填充词汇具有不同程度的规约要求;另一方面考察词汇在进入句法结构后发生的语义变化,主要表现在词汇单位进入组合结构后,受动词关涉成分、连动句V2等制约,V1词汇的一个或几个义征发生凸显、增减或转化。基于标注语料库,本文依据词汇语义与句法语义的互动制约理论对连动句进行研究,最终建构关于连动句的词汇与句法互动制约机制。但因时间、能力以及语料库规模等多方面限制,研究较为粗浅,尤其是句法层面对词汇的反制约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