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的方法建立的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运动干预对Ⅱ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fena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总蛋白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运动对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以及运动是否通过抗炎症机制来减轻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状况来改善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为运动治疗Ⅱ型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50只6周龄SD雄性大鼠,先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n=10),其余40只大鼠通过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并按照35mg/kg的剂量进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后的大鼠进行适应性游泳运动训练,并从中选取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C,n=10),糖尿病有氧运动组(DE,n=9)。对糖尿病有氧运动组的大鼠进行一个6周的游泳运动训练。实验测定各组大鼠FBG、FINS,骨骼肌中TNF-α、IL-6水平的变化以及p38MAPK蛋白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的变化,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1)大鼠FB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DC组大鼠FB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与NC组相比较均出现非常显著性的升高(P<0.01);DE组大鼠FBG、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DC组相比较均呈下降趋势,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大鼠TNF-α及IL-6浓度的变化:DC组大鼠骨骼肌中的TNF-α的浓度与NC组相比较出现明显的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C组大鼠骨骼肌IL-6的浓度也显著高于NC组(P<0.05)。DE组大鼠骨骼肌中的TNF-α水平与DC组相比较均显著性降低(P<0.05),而IL-6的浓度在运动后出现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p38总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各组大鼠的骨骼肌p38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的差异(P>0.05)。NC组大鼠骨骼肌磷酸化p38水平高于NC组大鼠,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E组大鼠骨骼肌磷酸化p38的水平显著高于DC组(P<0.01)。(4)大鼠GLUT4蛋白的表达:NC组大鼠骨骼肌GLUT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DC组大鼠,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E组大鼠骨骼肌GLUT4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DC组(P<0.05)。结论:6周的有氧游泳运动能有效的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水平,胰岛素抵抗水平得到降低。运动具有抗炎作用,有氧运动升高了Ⅱ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中的抗炎因子IL-6水平,降低其炎症因子TNF-α水平,但其蛋白总量调节不明显,运动通过激活p38MAPK磷酸化水平促进GLUT4蛋白的表达含量的增加,从而提高骨骼肌对葡萄糖的转运摄取,提高糖代谢水平,改善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