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部门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9683318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工业部门中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长都是走的粗放式经营的路线,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工业部门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升级迫在眉睫。  本文利用SBM模型,采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区工业部门的环境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环境技术效率在衡量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我国30个省区环境技术效率值普遍偏低,并且各省区之间差距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区环境技术效率差异呈现出不断加大的趋势,这一过程中,环境保护力度不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因此各省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着力提高环境技术效率水平,使我国工业发展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讲,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努力提高经济水平(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公平竞争(4)完善科技创新体系(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其他文献
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问题。其理论基础主要是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和以此为基础提出的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SS定理基于H—O模型的假设条
我国既是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也是农产品的贸易大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加大,以2008年为例,按照WTO统计数据,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农产品进口国。200
基金由于持有相同的股票而形成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基金投资者作为基金资金的来源,会根据其偏好、情绪、市场交易情况申购合适的基金。本文以我国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为研究对象,研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先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其技术创新能力对其他行业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电子信息企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微
梳棉机刺辊齿条的针高、工作角、齿深、尖厚及基部节距对纤维束分离成单纤维的程度,以及对减少短绒和纤维损伤、清除杂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产学研合作在整合产、学、研主体间资源及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