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良好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对实现教育信息化有重大意义。在基础教育中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仍然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课堂互动性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等多种问题。为了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研究提出将同伴教学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同伴教学组织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群体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概念与理论基础。介绍并界定同伴教学的概念,从概念和特征上区分同伴教学与合作学习。阐述本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第三部分,现状调查及分析。采用调查法对实习学校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提出同伴教学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第四部分,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理论依据提出应用同伴教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原则。结合教学原则和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设计同伴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并对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具体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第五部分,教学实施与效果分析。本研究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实施教学,选取两个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学生作品分析和反馈效果分析总结同伴教学的实践效果。第六部分,总结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同伴教学比传统教学方式更有效,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