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标准视域下印证证明的现实应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267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龙宗智教授首次提出“印证证明模式”这一观点,并认为其是中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该观点自提出以来便受到学界的热烈讨论,支持者为印证证明理论添砖加瓦,欲使该理论更加完善。反对者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相应见解,或认为印证证明仅为一种证明方法,将其归为证明模式是定位错误;或认为印证证明理论较为模糊,无法在实际意义上对我国刑事诉讼带来帮助;或认为印证证明的特征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刑事裁判,无法避免冤假错案的产生;或认为证明模式一词本身就难以定义,指代模糊。相较于学界对于印证证明的激烈争论,司法实务界对印证证明普遍持肯定态度。但是近些年来部分冤假错案的推翻,又让人们对印证证明能否有效预防冤假错案增添了疑问。笔者认为印证证明的最终目的为证明标准得以实现,因此若要研究印证证明,证明标准便是其无法绕过的话题。本文的出发点便是从证明标准角度出发探究印证证明是否适合当今的刑事证明标准,探讨在我国现行刑事证明标准下印证证明的定位,以及从证明标准角度看待现实中对印证证明的应用存在哪些不足之处,采用何种方式运用印证证明以更好达到证明标准以避免冤假错案的产生。探讨过程的第一步便是确认本文采用何种有关印证证明的理论学说。现有理论学说主要将印证证明归为以下三种定位:证明模式论,证明方法论和经验法则论。若将证明标准比作最终的目的,印证证明便是通向证明标准的道路。印证证明的定位不同,也会关联着其对证明标准的到达途径,影响以证明标准为出发点探讨印证证明的角度与内涵。因此若想要从证明标准角度探讨印证证明的现实应用,首先应当做的就是明确印证证明的定位。从现行证明标准以及司法实务的角度出发,印证证明可以被认为是当今刑事诉讼证明模式中的主要模式。其主要地位体现在印证证明被广泛运用在法律法规和实践实务中,且对证明标准客观方面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仅印证证明自身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全部要求。明确了印证证明的定位之后,则需要明确印证证明和证明标准之间的联系。印证证明和证明标准是方法与目的之间的关系,证明标准是印证的终点,印证是实现证明标准的重要途径途径。证明标准和印证证明息息相关,影响着印证证明。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经历过一定的发展变化,主观方面的要求被加入其中,丰富了刑事证明标准的内容。印证证明也应当顺应证明标准的发展而进行一定的变化。但是这发展变化并不影响印证证明和证明标准之间的联系,印证证明和证明标准仍然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概念。在司法审判中,对印证证明的用尽并不一定意味证明标准的实现,仍需裁判者额外进行判断。若缺少额外判断这一步骤,则是对印证证明和证明标准的混淆,有几率导致冤假错案的产生。明确印证证明和证明标准之间的联系是从证明标准角度发现印证证明现实应用中困境的前提。本文将重点探讨两个印证证明现实应用中的典型困境:第一个是“一对一”案件,印证证明面临证据不足的情况时对证明标准实现存在巨大困难;第二个是现实应用中对于印证证明的强求,包括混淆印证证明的用尽与证明标准的实现之间的区别,以及在印证证明用尽但是无法实现证明标准的情况下强行增加印证以推进证明标准的实现。从证明标准角度来看,印证证明对证明标准客观方面的实现仍具有重要作用,若要更好的发挥印证证明的功能,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明确印证证明的定位,将其和证明标准进行区分,理清二者的逻辑关系,这样让印证证明对证明标准客观方面的实现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实现。还应当完善印证证明的证据要求,建立恰当有效的程序保障机制以确保印证证明在实现证明标准的客观方面的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轨道;还应当发挥印证证明的验证功能,确保证明过程严谨完善,证明逻辑顺畅。印证证明只能较好的实现证明标准中客观方面的要求,对于主观方面的要求则较难实现,因此若要全面实现证明标准还应当引入其他制度加以补充。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Sentinel-5P大气污染监测卫星提供的对流层NO2浓度数据和总NO2浓度数据,借助谷歌云平台分析了2018—2021年间我国及其三个超大城市(北京、深圳和上海)NO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结合OLS模型揭示了中国地区NO2浓度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如下:(1)北京、上海、深圳这3所城市TROPOMI反演的对流层NO2柱浓度与地表NO2浓度监测值相关性达到了0.63、0.74和0.74,表明
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中有重要地位,尤其对浙江省内而言,民营经济是最大特色和优势。丝绸产业作为浙江经济的一张金名片,是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W公司作为杭州市的拥有40年企业历史的丝绸龙头企业,产品通过积极转型获取了质的飞跃,同时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制度并未做出升级优化,逐渐暴露出管理人员消极工作、部门内关系不和谐、组织战略难以实施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更多反映在W公司
进入“互联网+”时代,企业若再沿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便很难满足市场竞争的实际需求,进而被时代淘汰。大数据技术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功不可没。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使企业具有科学化的管理运营模式,保持高水平的绩效管理能力。优化企业的绩效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改进,对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国内企业管理发展的实际,以绩效管理理论和大
现代教育技术和语文教学融合的应用研究有力推动了语文教学效益的提升。本文从“细读”与“远读”、情境与激趣、时效与深度、变革与效率四个方面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举例阐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能陷入“迷思式”“唯技术论”的误区,要避免技术的“直观性”“多样化”削弱语文教学“文字吟咏”的本质属性,不能让技术的“控制性”“程式化”削弱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和生成性。
随着社会的前进与进步,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学方式应具有个性化、系统化、多样化的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占主体地位,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对知识的感受度也较低,理解的并不深刻。因此可以采用以多媒体、网络、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转变教学方式。本文主要论述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收入提高以及风险保障意识的提升,保险业在势头突飞猛进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社会环境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战略风险等挑战。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人才的快速流失更使得行业渐入困境。为了改变目前保险业发展的困境,保险公司需要在管理上优化绩效管理体系,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直观的可视化展示,及时改进并完善绩效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增强企业的生命力,为有效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基于某“双一流”建设大学本科生食堂消费大数据、助学金发放的行政数据以及家庭基本信息的调查数据,利用统计学习模型对基于食堂消费大数据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性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食堂消费大数据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识别精准率仅能达到约60%,采用更精细的消费时间序列数据可以将识别精准率提高到约65%,进一步结合家庭基本信息的问卷调查数据则可以将识别精准率提高到约92%。相比传统的逻辑回归,采用提升
帮助强制隔离戒毒学员出所后有效就业,是促其回归社会、降低复吸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社会各界积极奔走、多方寻找就业机会去努力帮扶,但强制隔离戒毒学员中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怠于就业现象,并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由吸毒奢靡消费刺激出来的"三高"心态是各地在帮扶强制隔离戒毒学员就业中被普遍忽视的问题。以棘轮效应为分析框架,不难发现吸毒奢靡消费对强制隔离戒毒学员产生的定型化影响,以及强制隔离戒毒学员就业循
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为主导的世纪,各国都把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加快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是目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师生在"教与学"互动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快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有效达到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实证研究以2019年西部省份甘肃农牧区3018个18—65岁成人个体样本为例,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牧区人口教育等变量与收入关系分别运用箱线图、笛卡尔坐标系及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方法原理,进行了2变量、3变量相关性及变量内部差异等问题的初步考量及预期。在此基础上,基于明塞模型进一步运用WLS回归分析方法,对预期变量之间的总体关系作了计量分析,得出结论:西部农牧区人口的人均年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较全国水平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