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壮族和泰国的泰族同属壮泰族群,是“同根生的民族”。拴线仪式是一种祝福的礼仪,通过巫师或德高望重的祭司主持,将棉线绑在手腕上,表示收魂、安魂的祝福。在壮族和泰族日常生活中,经常为生病、婴儿出生、远行、结婚等情况举行。经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拴线仪式是壮族和泰族共同拥有的文化现象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大的研究价值。本研究选择中国广西德保县A村和泰国清迈讪柿县B村作为个案,运用人类学相关理论对壮族和泰族拴线仪式进行比较分析,力图通过拴线仪式这一载体,解读仪式背后的宗教理念、象征意义和社会功能。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壮族和泰族的传统文化,认识两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异同,希望能为壮泰研究提供一点微薄的积累。
本文根据实例将拴线仪式置于民族文化这个大背景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两个民族的仪式具有较多的相似性。其都是围绕着灵魂而展开,希望达到魂与体合一,祈福纳吉。但有着如此深厚文化渊源的两个民族,也积淀了各自众多的文化信息。比起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点,那些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不同点也更加令人关注。这两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都受到了来自于周边文化区域的影响,又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使两个民族在仪式的形式和内容上有着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