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特生态观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之比较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y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生态保护也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低碳、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诉求。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早期工业时代,生态问题尚不明显,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相处的状态;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使得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这也严重影响到世界各国的国际关系与世界和平。因此,为了避免生态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并彻底根除这场生态危机,我认为有必要对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理论进行比较和研究。本文通过对福斯特生态观和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概述,深刻剖析了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详尽阐释了两种生态观的主要内容。福斯特在北美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中独领风骚,他的生态观是当代西方社会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文明理论之一,他一方面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进行了深刻地解读,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的本质展开了激烈地批判。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试图将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注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从而构建一种新形态的理论——怀特海式的马克思主义。它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之上,将造成生态危机的矛头直指“现代性”,并通过消灭这种“现代性”来实现解决生态危机的目的。通过对这两种生态观的比较研究,文章揭示了二者的契合之处并进行了差异对比,最终阐释了比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的特色和新意主要表现如下:近年来,有很多关于福斯特生态观和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的文章,但大部分都是关于二者的独立研究。本文将这两种生态观进行了比较研究,一方面重在分析和阐释二者的差异,即:哲学理论基础的不同、对生态危机根源认识的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以及解决方案不同,这四个层面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另一方面,文章论述了二者比较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即:有助于促成新生态观的形成、有助于构建当代中国生态哲学、有助于促进全球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及有助于塑造美丽中国。但本文并未囿于此结论,而是进一步指出:生态危机的根除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创造出一种有包容性,有弹性的文明或者文化来拯救地球。
其他文献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奠基工程,其均衡发展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受教育者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新形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