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目前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民间金融因为其方式多样、灵活方便等优势补充市场资金需求,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的发展问题成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研究的焦点,甚至是世界范围内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也经历了飞速迅猛的发展,金融市场体系多样化发展,相应地我国金融需求大量增加。然而正规金融对资金供给明显不足,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一个有力补充,在金融改革中逐渐恢复并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缓解了金融市场上资金供需的矛盾,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和资金运行效率,有利于金融体系的运行,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愈加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伴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它主要的组织形式包括民间借贷、合会、民间集资、农村合作基金会、私人钱庄和银背、典当。民间金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为丰富金融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依然存在管理不规范、风险大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正确发挥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规避其负面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民间金融发展背景以及民间金融的研究综述,包括民间金融的定义、民间金融的生成原因、利率生成机制以及民间金融发展与正规金融、宏观经济发展的关系。在阐述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约束和信息不对称等基础理论之后,对安徽省民间金融发展现状进行探究。笔者通过θ间接估值法,测算出了1993-2012年安徽省民间金融的规模,从结果可以看出安徽省随着经济的增长与正规金融稳定增长相比,民间金融呈现波动增长的现象。再利用测算出的民间金融规模数据和安徽省GDP来分析安徽省民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计量分析得出了安徽省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是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民间金融每变动一个百分点,GDP同向变动0.57个百分点。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民间金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也是民间金融的格兰杰原因。民间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有显著地正向影响,经济的发展会带来金融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刺激民间金融的扩大。民间金融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融资服务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社会融资结构,一定程度上补充正规金融、完善竞争的金融体系。通过实证分析也证明了安徽省民间金融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应正确认识安徽省民间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同时,理性对待民间金融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规范民间金融,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影响,本文提出了规范民间金融来促进经济几点建议:健全民间金融的法律框架,订立关于民间金融相关法律法规,让民间金融阳光化、合法化。建立有效的民间金融监管制度、建立规范的民间金融内部控制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民间金融发展环境。只有正确引导民间金融、避开其不利影响才会真正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