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铜版纸从反倾销到被反补贴案例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了两个政策工具:反倾销和产业支持政策(补贴)——前者代表贸易政策,后者代表产业政策对铜版纸行业的各种影响。通过讨论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对铜版纸行业的发展影响,阐述了我国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协调问题。
首先本文引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对比贸易政策(反倾销)实施后我国铜版纸行业在进出口量、进口价格、产量、年增长量的变化,分析了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和市场效应。应用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对反倾销对生产者剩余的影响进行定量测算,肯定了我国的反倾销措施对于铜版纸行业的保护效应。研究表明,从短期来看,反倾销确实能对国内企业提供一个有效的保护。但是从长期来看,反倾销却使得铜版纸行业出现产能产量过剩,造成出口量增加。
本文还对我国总体产业政策和造纸产业政策做了简要回顾和梳理,并指出产业政策对铜版纸行业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产业政策的吸引外资导向使外资企业在铜版纸反倾销后能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进一步造成行业产能过剩;二、国家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增加了出口产品遭受反补贴的风险。
最后,本文指出我国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对铜版纸行业的政策影响正是铜版纸从对外反倾销到出口被反补贴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协调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对我国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