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观察健脾缓急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为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有益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于常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辨证属脾虚湿盛证的患者,共60例,年龄在18~60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0例。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健脾缓急方治疗,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口服治疗,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停药1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变和治疗前后肠电图数据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健脾缓急方的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和心电图表现以及不良反应评价健脾缓急方的安全性。结果:1.本次试验共纳入60例患者,实际完成整个治疗与观察过程的有57例,其中治疗组有29例完成全部治疗与观察过程,脱落1例,对照组有28例完成全部治疗与观察过程,脱落2例,总脱落率为5%。2.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总积分的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单项中医症状方面: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大便溏泻和腹痛方面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而在改善劳累后发作或加重、受凉后发作或加重、神疲倦怠及纳呆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连续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肠电图方面:连续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肠电图各导联的波形平均频率和肠电节律紊乱百分比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波形平均频率反映肠电节律的快慢,而肠电节律紊乱百分比反映肠电节律的紊乱情况,说明两组治疗均可调节患者的肠电节律,改善肠电节律紊乱情况。其中治疗组在调节降结肠和直肠的肠电节律以及改善降结肠的肠电节律紊乱情况方面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5),而在调节升结肠肠电节律和改善升结肠、直肠的肠电节律紊乱情况方面和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6.复发情况方面:停药1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2%,对照组复发率为41%,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7.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检查均未发生异常改变,研究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表明两组药物均安全。结论:健脾缓急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多种不适症状,可调节肠电节律,改善肠电节律紊乱情况,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