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2月25日,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而宪法的修改正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把“生态文明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放入国家未来发展必然要实现的目标当中。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文明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环保部陈吉宁部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中提出,环境问题是人类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优美环境是人类的重要福祉,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环境教育作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环境教育起源于美国。多年来美国一直致力于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相比于其他国家,美国在环境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优势。研究中美初中地理教材的环境教育,对于了解我国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编写的优势和缺陷很有作用。在今后的教材改革中也可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既保持我国教材的特色,同时又借鉴美国教材的优秀部分并加以改进,非常具有重要性。笔者运用访谈法和文献法对我国初中环境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和美国初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探索者中《天气与气候》、《地球上的水》、《地表的演变》、《环境科学》四本地理相关课程教材(以下简称地理篇),从结构设计、图文系统、活动案例和知识延伸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和新教材的编写提出丰富结构设计、优化图文系统、增加活动案例、开拓知识延伸等创新性的建议,从而使我国环境教育更好的发展。